董其昌闻言苦笑说道:
“如何没有劝过?”
“我曾向陛下说羽毛笔同样需要蘸墨要随身带着墨水瓶。除了不需要临时研墨外并不比毛笔方便多少。”
“而且书写方式要改变会让很多人不习惯。不如继续用毛笔制作可随身携带、直接蘸墨的墨水。”
“陛下虽然采纳了我的谏言让人研发适合毛笔的墨水。但是却认为硬笔书法也不能放下要和毛笔等软笔一样有规范。”
“前些日子陛下命人制作出古人使用的竹管蘸水笔让我们和羽毛笔一样用你来看看这个。”
说着他从笔架上取出一根竹管让袁可立观看。
只见这根竹管前部不是毛笔上常用的狼毫、兔毫而是被分成两瓣的竹尖可以直接蘸墨水书写。
(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竹管笔。硬笔书法历史悠久甲骨文就是硬笔书法敦煌写本中很多使用硬笔)
看着这根竹笔袁可立眉头渐渐舒展心中若有所思。因为他已经认识到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削木为笔”。
只是相比毛笔竹管笔蘸取的墨水更少需要更频繁地蘸墨而且笔尖还容易出现磨损所以早就被淘汰了。
但是西方却不一样一直在使用类似的羽毛笔。皇帝是发现羽毛笔有优点所以让董其昌等人摸索硬笔书法。
这让袁可立认识到皇帝并不是胡闹是在复原古人的书写方式。这让他对硬笔的接受程度高了许多认为皇帝做这些虽然不务正业却没有了之前的激烈反对想法。
不过他对竹管笔仍旧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被毛笔淘汰的东西不需要继续使用。
泰西使用的羽毛笔也远远不如毛笔适合汉字。
对他这个观点董其昌又取出了一支笔。相比之前简单削成的竹管笔这支笔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金尖代替竹尖同样分成两瓣用于引导墨水。
拿着这支金笔董其昌道:
“这是陛下命人制作的蘸水笔采用黄金做笔尖能够使用很久不需要像竹管笔和羽毛笔那样频繁削尖。”
“只是现在还不够好用所以我仍旧在使用羽毛笔。”
对这支笔极为喜爱因为他已经认识到如果金质或钢质等材质的蘸水笔发展成熟就有可能像毛笔一样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
如此一来作为最先使用蘸水笔、摸索硬笔书法的人之一他就有可能成为开创祖师被所有用蘸水笔的人学习。
这种关乎身后名的事情董其昌当然很热衷。所以他接受了皇帝的任务摸索硬笔书法。
知道老朋友的性子袁可立看着这支蘸水笔很快就猜出了董其昌的想法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已经不能阻止——
蘸水笔只要成熟就有可能成为和毛笔并列的书写工具。董其昌作为书法家自然要在这方面争一争。
所以他放下了探讨这件事情的想法决定把书法的事情无视。反正蘸水笔现在还没成熟皇帝也不可能推广。等到硬笔书法和左右横排在全天下推广的时候说不定自己早就入土了没必要为这件事操心。
如今最重要的是教导皇帝让他成为文人期盼的明君而不是胡乱学习成为又一位世宗嘉靖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