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崇祯重振大明
  4. 第152章 井田封建
设置

第152章 井田封建(2 / 2)


这个田亩数字朱由检真的不敢相信。就算是嘉靖年间的三万八千顷、三百八十万亩朱由检也不相信——

就算现在的生产力落后东北三省只开发了辽宁的一部分至少也得有千万亩吧?

二百九十万亩、三百八十万亩只有这个数字三分之一。

官员隐匿土地的胆子太大了不能按这个田亩数字给士兵军功授田。

实在不敢相信这个数字朱由检仔细询问才知道辽东的田亩数字这么小是因为使用大亩。

正常的亩是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辽东用七百二十步为一亩是正常的亩三倍。所以辽东的三万顷左右耕地其实是九万顷左右——

九百万亩的耕地相比朱由检估计的千万亩差距已经不大。

这个说法勉强让朱由检接受。不过他却不敢按亩分配这种复杂的亩制实在太麻烦了同样的一亩地可能是另一块地的三倍大小。连孙承宗都说不清他开垦的五千余顷军屯用的是大亩还是小亩朱由检更不敢用这种亩制了。

想到自己打算在海外封地的事情朱由检询问道:

“辽东面积多大?”

“有没有千里见方?”

不知皇帝要做什么袁可立道:

“以前的辽东都司千里见方是有的。”

“若是再往北拓展还能有数千里。”

有这个面积就好朱由检设想的封地是按平方里计算辽土土地分配他也打算按面积遂向群臣说道:

“《孟子》曰:方里而井。”

“《春秋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

“朕打算在关外把里改为三百步每一里的平方也就是一方里为一井田。”

“千里见方就是百万平方里、百万井田。”

“这百万井田就作为百万份军功授予所有参与收复辽东的功臣。”

“最低一井田最高一百井田功劳大者先挑功劳小者后挑。死难烈士优先、伤残将士优先、前线将士优先。”

“这些土地按井田制实行十一税谁都不能免税但也不缴纳其它任何地丁银。”

“功劳不能买卖井田也不能买卖同样不能分割户主世代承袭由朝廷赐予和收回。”

打算在辽东试行分封把土地分成小块直接分配出去。

如果事情顺利以后就在海外分封更大的十里平方起步。

群臣听到皇帝所言眼睛都瞪圆了。实在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分配土地。

尤其是井田这个说法让他们浑身激动认为皇帝在恢复古礼——

哪一个儒家士子没有恢复井田制的想法呢?

只是井田制实在不可行王莽改制失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儒家士子才不得不放弃井田制。

但是历朝历代都不乏提倡井田制的士人。如今皇帝提出在关外实行井田制不管可不可行都代表皇帝在实行仁政致力于三代之治。

内阁首辅黄立极当即就率领群臣说道:

“《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本朝海瑞曾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

“陛下在辽东实行井田施行仁政臣等为天下贺。”

群臣齐声称颂认为皇帝仁善实行井田封建。

实在没想到群臣的反应这么大朱由检发现自己低估了井田制在儒生心中的意义。

在他心中井田制是个老古董的制度自己也没想过恢复它。只是一方里恰好就是一井田借用这个名称而已。

如今群臣的反应让他觉得这个名称用得很对以后海外封地的方十里、方百里要改称一百井田、一万井田。

井田封建果然是儒生心中的浪漫。自己要满足他们的幻想为他们分封井田——

让他们去海外建立领地、甚至建立藩国把大明人口迁移出去减轻人口负担。

这就是朱由检所规划的新时代的井田封建!

《明史·海瑞传》: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

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

故自为县以至巡抚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