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涛声依旧
  4. 23、到达
设置

23、到达(1 / 2)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everywhere君的地雷~~\(≧▽≦)/~!!谢谢!【更新完才看到=w=广州站前的马路很宽,火车站正前方的花坛里种了一种在北方见不到的树,像一个巨大的土豆从泥土中冒出一半,脑袋顶上突兀地生出一茬又大又硬的叶子。张杨知道这是南方的品种,但还是觉得挺稀奇,站在那儿仰头看了半晌。

韩耀俯在花坛石阶前,从行李袋侧兜里拿出一沓卷边的空白表格和一支旧钢笔,抠掉干结的墨水,又甩了甩,在石板上伪造住进招待所要用的介绍信。

张杨蹲着看韩耀填表格,“兹介绍郑大国同志等两人前来你处联系住宿事宜,请惠予接洽是荷”,字迹很好看,硬朗流畅。

招待所的房间不大,里面的摆设也很简单,两张单人床夹着一张桌子,门边一个脸盆架,地上有暖壶。头顶的灯泡倒是瓦数高,很亮,吸引蛾子和蚊虫从窗户缝钻进来,嗡嗡的绕着圈飞。五十小时的火车把张杨折腾的疲惫不堪,没等韩耀锁好门,他就手脚大开的倒在床铺上,迟缓的踢掉鞋子,一动不想动。

当天晚上,张杨昏天暗地的睡足了三天的觉,蜷在毯子里不省人事,连韩耀半夜起床帮他拍蚊子也不知道。

翌日清晨,他们叼着糯米鸡登上了另一趟的火车,于当天下午到达汕头。

汕头是沿海的经济特区,这几年来一刻不停,热火朝天的发展着,张杨确实在这个城市感受到了与省城截然不同,但又十分相似的气息,那是蓬勃的气息。

火车站附近的牛肉丸和肠粉很香,韩耀下车时看了眼站前的大钟,接着就不着急了,领着小孩儿坐下来好好吃了顿午饭。吃饱喝足后,韩耀又跟水果摊老板讨价还价半天,买了很便宜的新鲜荔枝,两人在站前溜达了一圈,等晌午的日头过了劲儿,才找了个墙根儿坐下,边吃水果边说接下来的行程。

然而,说是讨论行程,其实到底怎么个行程,韩耀也不能完全说清楚。

半年前,韩耀之所以能发觉到走私烟赚钱,是因为偶然一次看见服装厂的领导在抽万宝路,当时他看着那外国字母也觉得稀奇,就凑上去套近乎问了两句,没想到那人还真把在哪儿买来的告诉给他了。

韩耀当时对于走私烟并没有多大的想法,做生意的门道他还在摸索当中,一切有可能成为赚钱渠道的货物,外国酒,磁带,甚至糖精,他都会尝试一把。

后来,当他从常州烟贩子处倒回的香烟被抢购一空时,脑袋里立刻萌生出的新念头,除了“这玩意儿真他娘的赚”以外,还有就是,“如果成本再低一些,会更赚钱”。

在常州倒来的走私烟实在太贵,一条二十五块,能顶韩耀原来两天工钱。也就是这男人胆大敢尝试,不然这么多本钱,换做是谁也轻易不敢拿出手。万一卖不出去砸手里了,不赔血本也得心疼好几年;卖得好也不甘心,凭什么上家卖二十五也能盈利,这里面到底还藏了多大的利润空间呢?

于是,韩耀就开始变着法儿让烟贩子吐出上家。

这年头的人都不是傻子,都指着自己手里的进货渠道来钱,怎么可能愿意跟旁人分一杯羹。韩耀明白他们的心思,他从来不说自己要往北方倒,而是哄对方说,你自己这么干来钱太慢,不如咱俩合伙,一人出一半本钱,五五分成,这多好,咱哥俩在一起肯定能赚大钱。

韩耀这人装相装得最好,他一脸真诚的骗人,谁也看不出他是拿话哄人,再加上小酒一喝,小嗑一唠,三两下就把烟贩子拿下,对韩耀说货源在台州的什么什么地方。

韩耀就这么一步一步往上寻,抽空就往台州跑,相继套出他们的上家,从台州一路顺藤摸瓜到福州,泉州,最后终于在五月下旬跟沿海一带的烟贩子问出了走私船靠岸地,也就是他们这次要去的地方。

据那人说,第一手货源在一个小渔村,说是渔村,其实就是一干烟贩的据点,怕人查才伪装成渔民,挂几张渔网装装相。这个地方在潮州和汕头中间的海边,跟周围市镇都搭不上边,非常隐蔽,坐长途客车到站就是一片水田,一眼望不到边,找人把你们捎到东边的树林,然后就说不清路了,得靠自己边找边走,总之要往东,这片林子对面就是空地,如果进去的位置正,放眼一望就能在海滩上看见渔村。

韩耀问他,林子多大?里头有没有路,附近有没有村民往对面海滩去过?

那人就只笑了笑,说,林子不大,就是南北方向很宽,具体位置我真是说不清楚,没什么标识和参照,兄弟你只能自己看着办。

对于韩耀而言,前面的各个转折点都很明白,唯独树林子这一段路,他心里犯嘀咕。

这人不排除是故意支支吾吾不想说清楚,毕竟这货源多一个人知道,他以后就可能少赚一笔钱。那意思可能就是:看在情分上,我把能说的全告诉给你,其余的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寻摸的到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