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4. 第6章 经济制度3
设置

第6章 经济制度3(1 / 2)


【有人拿着资本论的总结:货币的多样性易于商品的流通。】

【就开始狂吹王莽。】

【但后面还有二句总结避而不谈:货币的多样性一定会存在替代问题。】

【会发生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况,更有可能在某些影响下劣币反过来驱逐良币。】

【六个类型,总计二十八种货币。】

【这难道不是分裂?】

【难道不是对赢先生的背叛吗?】

【更重要的一点,根本没有收拾到达官贵人,被这条政策影响的只有百姓。】

【华夏的地主士绅阶级,最爱干的两件事,买地,将金银藏好。】

【不管你怎么改,硬通货世家大族,豪强不缺。】

【但百姓就遭了。】

【你换个识文断字的人来都不一定能搞明白这么多币种之间到底该怎么换算,更何况百姓?】

【百姓也不放心,我拿铜钱换你的贝壳,这很明显是亏的啊。】

【那怎么办?】

【回归原始,以物易物。】

————

大明,北京。

吐槽大帝崇祯仍然在吐槽。

“……朕真是高估了他。”

“朕都干不出来这样的事。”

————

【王莽并且规定:不用这些货币,就是犯法。】

【百姓没办法,但世家大族不仅有办法,还很多。】

【王莽收归铸币权,但种类如此繁多的货币,你告诉我一下,怎么查?】

【王莽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一次是篡位前,三次在继位后。】

【第一次是在他即位前的居摄二年,下令在五铢钱之外增铸大钱、契刀、错刀。】

【第二次在始建国元年,废除五铢钱及刀币,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共二十八种货币。】

【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换算起来又十分困难,因此流通非常不便。】

【百姓又不傻,暗地里仍然用五铢钱。】

【王莽表示:我的规矩才是规矩。】

【王莽采取强制措施,下令严禁私铸钱,甚至民家藏有铜、炭者,都被指为私铸货币,一家盗铸,五家连坐。】

【连坐之法,你绝对是法家打入儒家的卧底。】

————

大秦,咸阳。

叔孙通恍惚之间就要开口怒骂李斯。

礼节都已经行完,才突然反应过来。

不能用这个由头骂啊,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可偏偏已经行了礼,嬴政都准备听一下叔孙通有什么高见。

结果他就愣在原地……

李斯嗤笑起来:“怎么,你是想说你儒家都被我法家渗透了?”

“那不是更说明儒家是废物!”

“嘭。”嬴政看着熟悉的场景思索起来,要不以后在城中修个擂台,让儒法两家学子打斗,顺便收些观看费用。

“文人打架可比武将有趣多了。”

————

大明,北京。

“还真别说,王莽死了就被开除儒籍了,都说他是法家的。”

吐槽帝如是说道。

————

【但即便连坐之法都用上了,民间还是不认。】

【一年以后,王莽第三次改革币制,被迫废除刚刚施行的二十八种货币,只留小钱值一和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

【第四次改革是在天凤元年,废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但一货布却值二十五货泉。】

【改革一次币制,百姓遭一次罪。】

【货币没有信誉的下场只能是,物价飞升,经济混乱。】

【如果说,王莽施行的其他政策在主观上还有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内容,可以说好心办了坏事,是下面的人瞎搞的。

那么,他所实行的货币改革,则切切实实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王莽要负主要责任。】

【尤其是连坐之法,藏有铜、炭都算作私铸钱币。】

【贵族总是有特权的,这些规定对他们而言,一笑而过。】

【但铜或许百姓没有,冬天不用炭取暖,等着冻死吗?】

【你家有炭,豪强、官员肯定会用王莽的法令,搞得你家破人亡的。】

————

大明,北京。

“王莽成功的避开了所有成功的选择。”

“机会如雨点般打来,他坐在大殿里,连雨声都听不见。”

《吐槽帝语录》大明·福王着。

————

【虽然王莽确实不咋的。】

【但讲到这里顺带为王莽正个名。】

【即很多人说王莽不允许买卖奴婢,因为儿子打伤奴婢就杀了儿子。】

【但王莽因为一个女的好看,就悄悄买回家。】

【《资治通鉴第31卷·汉纪二十三》:

汉成帝永始元年(乙巳,公元前16年)

尝私买侍婢,昆弟或颇闻知,莽因曰:“后将军朱子元无子,莽闻此儿种宜子。”即日以婢奉朱博。其匿情求名如此!】

【翻译:王莽曾私下买了一个婢女,兄弟中有人听说了,王莽于是辩解:“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我听说此女有宜男相。”当天就把婢女奉送给朱博。他就是这样隐匿真情博取名声。】

【假的。】

【正如隋炀帝确实是个暴君,但后人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理性,以及更后来的人为了警醒后人,便会添油加醋的把某些事迹加在他头上,甚至还会凭空捏造。】

————

大唐,长安。

熟悉的花园。

尉迟敬德身穿铠甲手执武器站在李渊身旁,保护他的安全。

李渊不由的想起那天,他在海池划船,尉迟敬德也是这般,冲进来向朕汇报太子谋反伏诛,他来保护朕。

这是保护吗?

这明明是威胁!

二郎也太小气了,朕不就是上次骂他几句吗?

就如此对待朕?

还讲不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了?

兄友弟恭……划掉。

还讲不讲父慈……也划掉。

好吧,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怎么讲呢?

李世民的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后辈的思维实在太发散一些。

讲王莽都能扯到朕!

什么叫后人为了政权合理性,你直接说李世民往杨光身上扣屎盆子算了。

朕也没瞎说啊,很多事都是他干的,不是他干的,也是他手下人干的。

抛开事实不谈,他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

————

大隋。

杨渊太无辜了。

杨坚一句:虽然杨广做的不怎么样,但毕竟是朕的儿子,你抹黑他就是抹黑朕。

“罚你闭门思过三月,不准饮酒,不准近女色。”

杨渊鼓起勇气:“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