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4. 第52章 徐皇后
设置

第52章 徐皇后(1 / 2)


感谢“云恒君”“苏苏小月”“Type-C符玄”“水晶湖杰森”“陌如忆 ”“东北的金大爷”“云山深处”“爱离11”“予你同行2015”“鸿蒙メ天谕祖帝”“枫叶卡西尼 ”“银明君”“贫道:缺德道人 ”“熊山道的冷厉 ”“至尊元神”“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 ”“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 ”“祥瑞969”的打赏。

解释一下:书友“贫道:缺德道人”,并不是故意不帮你的昵称打全,而是那两个符号加上去就卡审核…………希望理解一下。

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家人安康,财源广进。

————

【徐皇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如今我们熟知的徐妙云其实是电视剧取的。】

【她爹徐达配享太庙,又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徐氏从小天资聪慧,被称为“女诸生”,明代“诸生”即为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工于经史的生员。女诸生约等于女秀才。】

【不要总听我们说什么穷酸秀才,好像秀才没什么不得了的,但是你若是在明清时期能够成为秀才,至少已经超过了全国百分之70以上的人。】

【而在明清两代女性地位偏低的时候,一个女性能被人夸赞称为秀才,可想而知她的学识才华。】

【而且出身将门世家,很难说徐达到底有没有教她弓马之术,即便没教,徐皇后耳濡目染应该也是懂得一些。】

【洪武三年,徐氏被许配朱棣。洪武九年,正式册立为王妃,称燕王妃。洪武十三年,朱棣北平就藩,徐氏随之。】

【虽然二人是被朱元璋许婚,但二人在正式成婚前早已相伴三载,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少年伉俪。

在永乐三年正月初一的《内训》自序里,徐皇后提到自己很早就被选入宫廷,早晚侍奉马皇后并聆听训言,恭敬地侍奉当今皇上三十余年。

在洪武六年前后,即在她年仅十二岁时,便已入宫陪伴侍奉朱棣,并接受马皇后的教诲。】

【老朱家的皇帝大多都是情种,朱棣的九名子女中,前七人皆为徐皇后所出。婚后九年,徐氏便频繁怀孕生子,相继为朱棣诞下三子四女,在这期间,朱棣并未“雨露均沾”与其他任何女人生下过庶子女,直到后来徐氏未再生育,才有了生母皆不详的庶女常宁公主和庶子朱高爔。】

【雨露均沾并不是说朱棣就没和其他女子有闺房之乐,这并不现实,更何况是在古代皇权社会。】

【只有一种男人不好色。】

【敲黑板、划重点,拿起纸笔,记好知识点。】

【伸出你的食指中指保持平行,然后将他放在男人的鼻孔下方,观察十秒钟,如果感觉有气呼出,那说明这是一个好色的男人。

如果一直有气呼出,那说明特别好色。

如果没有气呼出,恭喜你找到了世界上万分之一中的万分之一的绝世好男人,这个男人绝对不好色,即便你让四大美女赤身裸体站在他面前,他也绝对没有反应!】

————

大明 北京

朱高煦闲着也是闲着,跟着后辈说的方法就试了起来。

“乖乖,真的有用。”

“我是特别好色的那种。”

又蹑手蹑脚的走到闭目养神的姚广孝面前小心翼翼的将手指放到他鼻孔下方。

“少师,你一个出家人怎么也好色啊?”

朱棣一巴掌打在他后脑勺,疼的汉王龇牙咧嘴。

“你是不是傻,没气呼出那是死人!”

“后辈是说男人只有死了才不好色!”

而在隆庆年间,朱载坖用丝巾蒙着双眼,大殿之内有九位西域美姬,长腿细腰,穿着和没穿并没有区别的裙子。

十人玩着小游戏不亦乐哉。

隆庆帝嘿嘿一笑:“这后辈是个懂男人的。”

又嘿嘿一笑:“美人,来呀。”

一边往前走,一边伸手摸索着,突然伸手一抓就抓了一人,大笑着说道:“美人,抓住你了。”

扯开蒙住双眼的丝巾,将美人拉到床边,顺手从床边拿起一颗红丸吞服。

一粒金丹吞入腹,丹田一股暖流往下直冲而去,苍龙出海了。

美人也是个懂事的,拿起解暑的冰块就含在口中蹲了下去。

可谓是:京中有善口技者,从此君王不早朝。

————

【但或许徐皇后的过早离世可能就和过早生育以及过多生育有关。

朱棣长子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这一年徐皇后才18岁。

而且朱高炽并不是徐氏第一个孩子,永安公主朱玉英出生于洪武十年,这一年徐皇后才17岁。

而我国法定结婚年龄女性是20岁,而这个年龄是根据研究表明女性至少在年满二十岁以后生子对身体的影响最小。

洪武十二年,生永平公主朱月贵。

洪武十三年,生汉王朱高煦。

洪武十五年,生赵王朱高燧。

洪武十六年,生安成公主。

洪武十七年,生咸宁公主朱智明。】

【短短九年,生了七个孩子,一般生孩子之后至少间隔一年,一般间隔两到五年最佳。

连续生育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底肌松弛并会导致女性生殖系统功能衰退加速、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发生率增加。】

【所以合理推测徐皇后应该是死于过多生育导致的后发疾病,并且朱棣和她生了最后一个孩子之后直到徐皇后去世都并没有在生育子女,可能也是因此导致的怀不上。】

【但朱棣除了徐皇后所生七子,只有两个不知生母的儿女,朱棣后宫妃嫔有记载的总共有二十一位都没有生子,合理推测朱棣应该也不行了。】

【没有瞎猜,根据最新研究表明男性骑自行车过多会导致生育能力减退。

而朱棣从年少直到驾崩长期都在征战,主要是骑马,你就想想马背上和自行车哪个舒服一点?】

【注意生育能力减退并不是说你不行,而是你的小蝌蚪没有活力了。】

【男人该有的快乐还是有的,也能让女性感受到快乐。】

【但怀不上孩子。】

————

大明 洪武十三年 北平府

朱棣还未从徐家妹子早早去世的悲伤中缓过来,正拉着徐家妹子唠唠叨叨。

听见后辈说是因过早生育,还想着自己忍一忍,过几年两人在行闺房之事。

结果……惊喜……太惊喜了……

后辈,有些话其实可以不用说的,你解释半天谁会听啊?

明天大明朝只会传燕王不行啦!燕王是个太监啦!!!

混蛋啊!你!

燕王妃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劝自家王爷,只得转移话题。

“王爷,妾为您寻几门侧室吧。”

“你总不能因为妾等上好几年吧。”

朱棣拉着手就不放开,等就等呗,咱只要你。

“不行的话,到时候弄外面?”

燕王妃羞红了脸,凑近朱棣身边耳语。

“臣妾颇善口技。”

嗯!嗯!!嗯!!!

朱棣感觉体内小火山要爆发了,青春年少,谁能经得起这个诱惑?

————

大明 北京

朱棣愣愣的望着天幕。

“是因为咱……”

“是咱害了妹子啊……”

许是因为儿孙在场想强忍泪水,可怎么也忍不住。

朱高煦将手帕递上劝解道。

“爹,至少其他时空的你和娘也能看到天幕,其他时空娘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一定能的。”

朱棣伸手,朱高煦本能抬手肘想挡,却不想朱棣只是拿过手帕轻轻擦拭脸颊,又温柔的拍了拍朱高煦肩膀。

“想不想当皇帝?”

朱高煦目瞪口呆,朱瞻基呆若木鸡。

朱高燧鸡飞狗跳,爹哭傻了?

问老二干嘛?就因为他给您递手帕?

早说啊,我也会,您也问问我啊。

朱高煦憨憨的笑了笑,手足无措的摸了摸头。

“爹,不想了,皇位是大哥和大侄儿的。”

“我就给他们当将军,他们要是不放心,我就当个闲散王爷享富贵也成。”

朱棣骂道:“我还不了解你?”

“真不想还是假不想?最后问你一次!”

“想,天下谁不想啊?”朱高煦有些委屈说道。“可谁让咱比大哥生的晚,是个老二呢?”

“大明的皇帝你是不用想了,这次郑和远航你跟着一起去,看上哪块地回来和咱说一声,咱派兵给你打下来,你给咱滚得远远的,别说当皇帝,你当玉帝都没人管你。”

“先说好,国朝附近千里不行,咱前脚走,你后脚就会打起靖难旗号造反。”

朱棣用力的拍了拍朱高煦肩膀,神色认真的望着他说道:“咱不希望从我以后朱家人手上还有亲人的血!”

“至少你和你大哥,你儿子和瞻基这两代不行,多的咱也管不到了,随他们去吧。”

朱高煦猛点头,行吧,总比待在大明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好。

哼,不是总说我只会打仗不会治国吗?

我去蛮夷之地再造华夏,变夷为夏,立下不世之功,我一定要证明我不比大哥差!

“大孙,过来。”朱棣笑眯眯的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捂着屁股走了过来。朱棣一脚踢去。

“爷爷,我又咋了?”

“没事,这脚你是帮你爹挨的,等会你爹回来你自己去踢一脚。”

“咱刚才说的,你都听见了?”

“你儿子咱管不到,但你最好记得咱刚才说的,不然来日到了幽冥之地咱打死你!”

朱瞻基委屈的点了点头,您就不能留着等我爹回来去踢他吗?

还让我去踢?

我一个儿子敢去打爹吗?

爹,你怎么还不回来?

太庙外守卫着的宫人看见门打开了,太子爷正在招手,连忙跑上前去。

“再去弄几份烧鸡、烧鹅来,太祖爷爷说他在下面和中山王正在喝酒,中山王想吃烧鹅了,快快去。”

宫人呆在原地,木讷的点了点头,又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两边,又指了指自己的袖子。

朱高炽连忙用衣袖将脸上油水擦掉夸奖道。

“懂事哈!”

“等会我去让陛下将你调到太子府来。”

宫人连忙跪下谢恩,朱高炽连忙让他起来。

“快去,别让太祖和中山王等急了。”

太庙内朱元璋的画像和徐达的灵位不停的抖动,也许是外面风太大了吧。

————

大唐 长安

李世民强忍着头痛,呆呆的望着长孙皇后。

“你……”

“我……”

观音婢也是十八岁为我诞下高明,又生青雀、丽质,所以观音婢也会早早离我而去吗?

长孙皇后笑笑,满是宽慰和安抚。

“陛下,莫急。”

“倒是该趁着天幕言明此事,派人去民间宣讲。”

“何不加入大唐律法?”李世民按着额头问道。

“陛下,多子多福,律法挡不住的。”

“总不能将天下大半之人都判刑吧?”长孙皇后有些无奈的苦笑。

“观音婢,再给朕按一下头吧,头昏脑涨的,竟连这点都忘了。”李世民也是苦笑,是啊,多子多福,生不出儿子就一直生,若是能生出儿子,那就更要一直生了。谁又会在乎女人的性命呢?

————

【洪武十三年,徐皇后随朱棣远赴北平就藩,入主燕王府。燕王府机构庞大,下辖审理所、典膳所、奉伺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 ,徐皇后井井有条地管理内务,使得宫中上下秩序井然。

正如朱棣在立后册文和诏书里说的那样,“内助藩国二十余年”“嫔于肇封,家政辑宁”。】

【《明史.成祖仁孝徐皇后列传》:靖难兵起,王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

【明史记载:北京城保卫战中很多决定都是徐皇后做的,并且徐皇后还登上城楼激励守城将士。】

【清朝史书专注于黑明朝,并且清朝时期的女性地位低的不能再低了。】

【反向思维推导,这个故事真的不能再真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