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4. 第9章 黑衣宰相
设置

第9章 黑衣宰相(1 / 2)


感谢“喜欢链荚豆的芈家人”“猫味樱桃汁”“喜欢临武鸭的温德尔”“水晶湖杰森”“爱吃番茄的小鱼”“逍遥春秋笑长生”“两只老虎maple”“云恒君”。

祝几位大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

【他是黑衣宰相、明朝唯一被配享太庙的文官。】

【他是道衍和尚姚广孝。】

【当然很多人说还有一位刘基,刘伯温。

但他配享太庙已经是明世宗时候的事情,完全是为了他自己的大礼议之成。

毕竟他先是把朱棣的太宗改为成祖。

还把朱高炽请出太庙把自己老爹放进去。

又把姚广孝请出太庙把刘基放进去。】

——

大明 永乐年间

朱棣想破头都没想到,后世儿孙这么野?

朕只想当太宗,朕不想当成祖……

越想越气,一杯子砸到大胖身上。

“看的你这好儿孙,庙号都给朕改了……”

“这太子你究竟能不能当?”

“能不能好好教育子孙?”

“不行就给老二当。”

朱高炽更委屈……

“爹,我还被移出太庙了,我找谁说理?”

扭头揪住朱瞻基耳朵。

“你怎么教的儿孙?”

“这太孙你能不能当?”

“不能当让给你二叔当。”

朱高煦突然智商在线。

“我去,老大,你占我便宜。”

“你姥姥的。”

“我姥姥也是你姥姥。”

【姚广孝,苏州人,元朝至元元年生人,比朱元璋小七岁。

杏林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本来他应该成为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

【但人生总是充满变故。】

【一切的开始发生在他十四岁那年,他突然悟了,告诉自己父亲不学医,要弃医学文去当大官。】

【嗯,确实,学医救不了华夏。】

【突然想起好像有两位名人也是弃医从文。】

【他父亲只道:孩子,你是想瞎了心。】

【为什么呢?

在元朝首先汉人本身地位低下,当然这个不是重要原因。

重要的是在元朝科举完全跟随帝王心情来的。

好儒学的皇帝就举行一下科举,要是遇到蒙古官员强烈反对的时候,那就停一下。

不好儒学的皇帝那是管你三七二十一,花天酒地吃喝玩乐。】

【而元朝皇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如果是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开始算,那总共162年,共有十五位君主。

如果是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开始算,那只有98年,有十一位皇帝。

平均一下,你就能知道有多乱。】

【而他的伯父劝他:

为学有成则仕入朝,荣显父母,否则不如学佛,为方外之乐。】

【本来伯父只是打个比方,劝他放弃当官的理想,可谁知姚广孝感觉醍醐灌顶,跑到家附近的妙智庵剃度出家。】

【可能从这个时候姚广孝就有了一颗屠龙的心,皇帝不让我当官是吧,那就干掉他。】

【他朝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可惜他没屠到元朝的龙,不过没关系,朱龙也是龙。】

【反正这辈子一定要完成屠一条龙的使命。】

……

大明 永乐年间

朱棣无视两个儿子互相打闹,反倒有些狐疑的看着老和尚。

“老和尚,真像后辈说的这样?”

“陛下,论迹不论心。”

“吾不知吾心,后辈从何而知?”

————

【自己取了法名——道衍,之后当了个游方僧人,游历四方。】

【途中拜了道士席应真为师。】

【和尚拜道士,一个敢拜,一个敢收。】

【席应真祖上是宋朝尚书司封郎中席汝言。】

【而席应真这个人算是个全才。

汇通儒、释,尤邃于 《易》,旁通阴阳术数、兵略、占候诸学。

书善小楷,通经史, 工诗文。

他基本把这些都毫无保留的教给了姚广孝。】

【史记记载:与姚广孝为忘形友。】

【两人之间亦师亦友。】

【姚广孝先是学习了阴阳术数、河图洛书等等推演法门,又学了纵横术和奇门阵法、兵家谋略,还学了诗词书画儒法。

自己家又是医学世家,buff叠满了。】

【按理说此时正值天下大乱,该出山屠龙了吧?】

【他偏不,主打一个意想不到。

天天参禅打坐,研习佛经。】

【可能他觉得元朝这个时候已经称不上龙了,只是一条半条命的蛇。】

【屠蛇就没意思了。】

【真的勇士就要屠一条龙。】

【嗯,是真的龙,不是688那种。】

……

大明 永乐年间

老和尚手里的佛珠转来转去,转去转来。

仿佛丝毫没有被后辈言语影响。

……个鬼啊。

后辈,你给老衲好好说。

不然老衲有一技大威天龙。

不知道你顶不顶得住?

————

【顺带插播一下,他在外出云游到嵩山时,遇到了术士“袁珙”。

袁珙擅长看相,当他看到道衍的第一眼,就断定这绝不是一个凡人:

“世上怎会有你这样长相奇异的和尚!你天生一对三角眼,好似一只病虎,内心又嗜好杀戮,日后必定会成为像刘秉忠那样的人!”

如果平常人听到这话,肯定气得砸对方摊子了,可道衍非但没生气,反而乐得合不拢嘴。】

【《明史·姚广孝传》: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道衍一向把刘秉忠当做自己的偶像,刘秉忠原是元世祖忽必烈帐下的一员重要谋臣,就是在他的积极谋划下,忽必烈才顺利登上了汗位。】

————

元 大都

忽必烈还在不停摇头,完全不敢相信后辈言语。

“不可能,我大元居然如此短暂?”

“皇位更迭如此频繁?”

“是像后汉一样皇帝早夭?”

“还是像李唐玄武门?”

“蒙古铁骑天下无敌,怎么就会被一个乞丐和尚打败了……”

“我想不通啊,想不通……”

身旁的刘秉忠倒是心直口快,行了个蒙古礼解释道。

“大汗,哪来的蒙古铁骑?”

“您忘了您能坐上蒙古大汗和皇帝位置靠的可不是蒙古铁骑,是汉军世侯集团。”

“您带着汉军连续三次征伐蒙古铁骑,蒙古铁骑不早被您砍完了?”

“额……是吗?”

“朕忘了,接着看天幕吧。”

“不要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刘秉忠暗自诽谤。

啊,呸,真就往事随风?

还蒙古铁骑天下无敌,你当初最瞧不上的汉人军团砍他们像切菜一样。

不然你能当上蒙古大汗、大元皇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