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4. 第41章 秦国内部矛盾
设置

第41章 秦国内部矛盾(1 / 2)


感谢“逍遥春秋笑长生”大佬的打赏

感谢“祥瑞969”大佬的打赏

感谢“喜欢山胖头的袁府”大佬的打赏

祝几位大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我们在讲始皇之死之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秦国法家军功贵族和外戚势力的内部矛盾。]

嬴政:有谱没谱,朕不想听这些,朕比你一个后辈清楚多了,朕只想知道朕死了之后是什么样。

[秦楚两国从秦穆公开始就开始联姻,这两个被中原列国都瞧不起的蛮夷走在了一起,秦国的外戚势力大多数时候都是楚系。

芈八子就是吃水不忘娘家人的典型,而外戚强势自然而然的就会插手政务。

这就导致我们之前说过的一个问题,秦始皇之前的各位君王没有能力灭国吗?

有的,可朝堂错综复杂的外戚势力导致秦国可以对各国拳打脚踢,但绝对不会破家灭门。

这也就是为什么始皇借助嫪毐叛乱、昌平君叛乱这两件事把朝堂外戚势力横扫一空才能够直接灭掉六国。

而楚系外戚势力经过数代联姻,已经渗透秦国的方方面面,秦始皇他爹就是明显的例子。

秦昭襄王还健在,赢柱也还健在,他是被楚系直接越过两人定的接班人,因为吕不韦够聪明,异人够狠。

我异人今天开始就是楚国人的儿子,楚国势力全都挺我,祖父父亲,你们也不想朝堂大乱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朕即国家的秦国,执政大权好像也不完全掌握在赢家人手里。

世界就是如此魔幻,不仅有七十年的太子,还有三天的大王。

子楚胜利成为秦王,而子楚的孩子嬴政成为太子,可扶苏母亲的身份反而是一个至今为止仍然没有解开的谜团。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只记载扶苏为长子。

是的,长子,熟悉历史的各位一定知道嫡长子庶长子两个的区别。

在我们大家心里都默认扶苏是嫡长子,但史记包括后来的史书对扶苏的记载仅仅长子而已,包括始皇到底有没有立皇后,皇后姓甚名谁通通没有记载。

但按照秦楚联姻的潜规则,嬴政当时尚未亲政,扶苏的母亲很可能是楚国贵族女子。

联系前面说过的昌平君的背叛,扶苏母亲很可能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死去,嬴政彻底的把各国外戚一扫而空。

不要觉得奇怪,永远不要和政治人物谈爱情,不是所有人都像汉宣帝和许平君,朱元璋和马皇后,相识于微末一路相辅相成。

从古到今只有马皇后一人可以直接指着皇帝鼻子骂他是混蛋,皇帝还能主动反过来道歉的。

为什么马皇后死的时候,群臣哭的比朱元璋还伤心?

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马皇后一人能够劝住朱元璋。

在大明洪武年间,你要是得罪了朱元璋朱标你不一定会死,但你要是让马皇后不开心,那恭喜你,这天下没有人能救你了,神仙下凡也不行。]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连忙叫太医来为马皇后把脉,还略带委屈的说道:“妹子,你怎么能走咱前面,你走了,咱可怎么活呀?咱不准你走咱前面,咱不准。”

马皇后看着耍小孩脾气的洪武大帝也是哭笑不得,说道:“重八,人都会死的,怎么?你也准备派三千童男童女帮我找不死药去?”

“不许,咱就是不许,当初咱俩说好要同生共死的,你不准走咱前面。

好好给皇后看看,看不出问题咱诛你九族。”

太医也是满头大汗手不停的抖,这可是全家性命,半晌之后才回答道:“陛下,皇后只是脾胃虚弱,多静养多吃补品就行。”

“没病怎么走咱前面了?庸医,废物,咱砍了你,”说着就要拔刀,吓得太医跪在地上不敢言语。

马皇后只是拉着朱元璋的手说道:“好了重八,没病还不好吗?你是指望咱得病?

没病那就说明咱是寿终正寝,这可是喜事,你就不要吓唬许太医了。

许太医,退下吧,等会开些方子给我。”

许太医那是连忙说道:“谢皇后娘娘,微臣告退。”

[自从商鞅变法把秦国从一个西戎边陲小国变成古典军事主义国度开始。

秦国便只有耕战两件事,种地为什么?

为了有足够多的粮食打仗。

打仗为什么?

抢更多的土地种粮食,然后去打仗。

而军国主义的弊端我们如今很了解,一个军事国度只有扩张这一条出路。

秦国内部的外戚势力阻挡了法家,同时诸子百家自己的生命力也很强,这是阻挡在秦国扩张路线面前的两座大山。

秦惠文王杀商鞅留秦法,但并不是完全全盘接受,他任用甘茂樗里疾再次对秦国进行改革。

甘茂的老师是史举,学的是百家之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杂家。

实用主义者,不管你是哪家的理论政策,只要能用好用那就用,管你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惠文王继位第二年,便废掉商鞅变法的全耕全战政策,重启工商业发行货币。

出处为《六国年表》:秦惠文王二年,天子贺,行钱。

而韩非子对儒家和墨家的评价: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

在法家眼里,其他诸子百家都是应该被直接挫骨扬灰的异教徒。

但惠文王反而对在秦国杀人的墨家网开一面,是结交还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

嬴驷:你们后辈对史书记载这么好奇的吗?这都要查根问底?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惠文王开始接触法家的反对者,从这一刻开始秦国不再极端的执行法家路线。

昭襄王时期甚至引进了儒家理论中的赦免制度。

甚至开始天下大赦,这可比商鞅那会儿好多了,商鞅那会儿不是砍头就是五马分尸。还想被赦免?前线砍够人头才能免罪。

而杂家在秦国的巅峰那就是吕不韦时期,而《吕氏春秋》的成书正好在秦一统天下前夕,可我们都知道始皇大大没用这套理论。

在吕不韦执掌朝政之前,秦国一直用的是斩首授爵制度,奖罚分明拿人头换土地爵位。

这种政策在打天下时候是极其好用的,短时间内调动了整个秦国民众的积极性,但如果从长期来看弊端太大了。

杀戮太过会激起六国强烈的反抗,虎狼之师是夸人吗?

这很明显是骂秦军像畜生一样对吧?

打完仗衣服一脱,左手人头右手俘虏,想想这个画面,像不像匈奴入侵的样子?

在吕不韦和赵姬闹翻之前,吕不韦就是楚系和赵系在朝堂的代言人,这两股势力同样不认可斩首授爵这项制度。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