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崇祯重振大明
  4. 第226章 黄册和白册
设置

第226章 黄册和白册(2 / 2)


其实朱由检是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做。都按以前的黄册赋税和徭役肯定征不下去用白册只是不得已。

但是他对地方官府糊弄朝廷的事情非常不满所以继续说道:

“上次大造黄册是在泰昌元年到天启二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

“按照十年大造一次黄册来算下一次是崇祯三年到崇祯五年。”

“有鉴于以前的黄册不清无法用于赋税和徭役征收朕决定从明年开始逐步大造黄册。”

“目标是把黄册和白册统一方便用于收税。”

“以后黄册就是朝廷征税和徭役的依据白册用于记录十年间的变化附在黄册后面在下一次大造黄册写进去各县主簿负责。”

“土地流转过程一定要清晰不能有含糊不清之处。”

“所有土地流转必须要经过户政机构确定否则朝廷不认。”

“所有官田的流转还要经过官田署的确认否则不予承认。”

这是为了防止官田进一步流失毕自严和郭允厚却听得头皮发麻。

因为皇帝所说的大造黄册根本是把土地清丈一遍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情。

否则黄册怎么会沦为形式主义官府私底下用白册。

两人立刻劝阻说了一大堆困难例如人手、经费不足等等。朱由检听得皱眉说道:

“人手经费不足的话朕会让锦衣卫参与派人帮助你们。他们的经费由内廷承担。”

“户部从现在开始要列出五年计划从崇祯元年到崇祯五年完成大造黄册。”

“朝廷要根据黄册上的丁粮增减升降官员以后就根据各地前十年的平均数确定后十年的政绩基准。官员执政能力如何就看这些数据。”

“例如赋税的征收、仓库的损耗都要按十年平均数确定一个基准。把低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定为不及格高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定为优秀。”

“官员的年功授予要按这个标准。”

这是朱由检早就想办的事也是他要大造黄册的原因。

习惯看数据的他更希望通过数据确定官员的执政能力。

而做到这一点的基础就是数据准确。

如果黄册还像以前那样敷衍了事朱由检如何知道大明的状况如何确定治理方针?

直到现在他都不能确定大明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估算。

所以黄册是一定要重新编造的而且要严格执行。

因为涉及清丈田亩可能会引来很多人的恐慌和反对朱由检下令保密在开始执行的时候再把事情透露出去并且要明确说明暂时只清查官田和屯田。他要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完成清丈。

现在则是让户部和太府寺准备好相关机构和人手为这件事情做准备。

朱由检也派出锦衣卫统计司帮忙把这个情报第一司正式派了出去。

《明史》志第五十三食货一:

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有司岁计其登耗以闻。及郊祀中书省以户籍陈坛下荐之天祭毕而藏之。

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

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册凡四:一上户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存一焉。

上户部者册面黄纸故谓之黄册。年终进呈送后湖东西二库庋藏之。岁命户科给事中一人、御史二人、户部主事四人厘校讹舛。

其后黄册只具文有司征税、编徭则自为一册曰白册云。

(本章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