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三百零七章 克里米亚战争
设置

第三百零七章 克里米亚战争(1 / 2)


x 万般无奈下尼古拉一世严令俄军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6月22日俄军统帅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亲王亲自指挥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的围攻。

俄军倾全力苦战一天米哈依尔·戈尔恰科夫本人也在战斗中负伤还是没有拿下君士坦丁堡的外围防御。俄军士气空前低落第二天向北方撤退君士坦丁堡解围。土耳其军队乘胜追击1852年7月7日俄军在君士坦丁堡西北方一百五十公里处再次被土耳其人击败。疲惫的俄军开始全面撤退先是到黑海海岸集结到7月28日俄军登船完全撤出奥斯曼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土。

此时俄军的战局已经回到战争起点战争从政治上讲已经没有理由继续。8月8日谢绾考虑到在战后捞些好处便指使柏林方面以调停的名义向俄罗斯提出要求:

俄国必须允许允许历史上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多瑙河流域地区以独立国家身份加入东欧自由联盟;

多瑙河及其黑海出海口向所有国家的商船开放;

1841年签署的《海峡公约》还要再做修改以达到势力平衡也就是说要继续削弱俄国的黑海实力;

俄国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东正教的所有保护权此权力由德意志、英国、法国、俄国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同意下共同保证。

接受这一建议意味着失去自1829年以来得到的全部利益沙皇根本不能接受他决心继续打下去求得一个体面的和平。英法也不想俄罗斯此时求和。在英国看来要结束俄罗斯在黑海的优势的最好办法是将俄罗斯黑海舰队消灭掉。

维多利亚女王力主继续战争她催促驻扎在黑海西岸的英法联军尽快行动;拿破仑三世想继续维持苦心经营的英法合作于是也批准了联军继续行动;谢绾以俄罗斯不接受调停为由暗中大力撺掇联邦议会参战。谢绾当然清楚这场战争联军是必胜的越早加入能捞的好处越多。

联邦议员们也看得出来群殴俄罗斯的赢面很大于是德意志联邦不久之后也正式加入英法土联军大军调往波兰-乌克兰边境开辟北线战场。

战争不但没有停而且还要扩大。

英法方面联军虽然有优势但在这场战争中还是窘态百出。

7月19日法国军营中霍乱爆发。22日蔓延到英国军营。尽管所有帐篷被销毁瘟疫仍然没有得到控制;8月10日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军需品包括16000双靴子和150吨饼干使得情况更加糟糕;来自伦敦和巴黎的命令不断催促联军展开行动而联军前线的情报工作一塌糊涂甚至不知道克里米亚到底有多少俄军估计从45000人到140000人不等实际上俄军此时只有36000人。

1852年8月24日英法联军开始登船前往攻打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波托尔要塞能够参加行动的部队包括27000英军、30000法军和7000土军登陆地点在要塞以北五十余公里的一处海滩。

克里米亚是从俄罗斯探入黑海的一处半岛它从北向南俯视黑海是黑海天然的军事要害。半岛上又以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最为重要。此处有一个天然的深入内陆的港湾可以驻泊大量海军舰只俄军黑海舰队就以这里为母港建立要塞。城外是连绵的高地要塞临海一面有海岸炮台13座火炮611门易守难攻。

俄军方面黑海舰队被英法联合舰队困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俄军本希望在等待联军登陆时依托有利地形给予联军重大打击然后反攻将联军赶下海。但这个打算最终在炮战中被英法联军登陆军打破联军在打破俄军阻击后留下土耳其军队驻守开始向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进军。

在北线德意志-东欧联盟军并没有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抗很大原因是俄罗斯分身乏术没有多少兵力装备更是不足。

俄军除了在黑海之外还在高加索、波罗的海、白海上撒胡椒面似的投入兵力对英法土作战甚至莱茵东印度公司和在日本的宋插也派出舰队配合英国皇家海军在巴伦支海峡上阻击俄军舰队。

到年底当英法联军还在苦苦围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时捡便宜的德东联军已经基本控制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

谢绾让军队不要前进了差不多得了俄罗斯的冬天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并不觉得自己比拿破仑和第三帝国元首更厉害。现在停下来开春后看看形势等着英法攻下克里米亚后一块儿跟俄罗斯算账。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