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二百七十一章 新的首相新的市场
设置

第二百七十一章 新的首相新的市场(2 / 2)


谢绾看了李斯特一眼李斯特眼神很肯定便翻看起来。

这位希尔德布兰特先生三十一岁萨克森人他妻子是犹太人。此前的职业是历史系副教授他提出了一种经济学理论描述市场从自然交换到货币和信贷经济的转变。从他的主要学术倾向来看是李斯特的同路人历史经济学派的支持者当然也跟谢绾的意识形态有很多共同之处。

谢绾点点头

“我认为还是应该由你继续领导内阁不过我会任命他为副首相在你生病期间主持工作。这样有一个过渡期。”

李斯特感激的向谢绾致谢。

自此后李斯特再也没有真正的重回内阁。他在一年后正式辞去了首相职务出版了他的著作《国家政治经济学体系》。这本书强调了生产力描述他在从政期间如何通过国家的自我强化而实现工业化并主张建立保护性的外部关税直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在那之后他开始了在德意志地区的旅行和演讲活动。尤其是说服奥地利王室建立全面的铁路网络并消除德意志地区的内部关税壁垒。

但谢绾并没有意识到他辞去首相以及之后的行为很可能是因为抑郁症。1846年他在旅途中以手枪自杀法医认为他是“极度忧郁无法进行自由思考和采取行动”。

谢绾在震惊之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回头来说谢绾的新首相希尔德布兰特。因为他很早就在担任李斯特的助手所以接受首相工作后朝局一切如常。

不过他比李斯特幸运的是远东贸易为莱茵企业带来了充裕的利润比之数年前与英国在欧洲市场中同质化竞争下的艰难发展经济和工业局面焕然一新。

这要归功于谢绾努力推动莱茵-清国贸易的不断升级。

南洋镇在通商五口开展了部分工业企业建设的尝试。在谢绾的建议下失去了垄断商业地位却有着巨大现金流的广州十三行开始向职业资本家转型他们由伍秉鉴牵头在上海和广州建立了两家近代意义的证券市场——股东牙行邀请那些对西洋有浓厚兴趣的清国贵族和地主参与投资投资的对象是在清国境内的近代企业。

原材料、船舶、初级民用品这些在清国国内需求量巨大的商品生产获得了高度关注莱茵造廉价的矿山机械、船舶制造机械和一些民用制造业设备立即获得了青睐。

这些企业以在欧洲二十到三十倍的价格买入这些设备和零件在那个近乎空白的市场里攫取巨大财富——这些清国本土的“工业家”轻而易举的打入宛如铁板一块的清国内陆市场虽然里面充满了官商勾结和商业腐败却实实在在的推动了清国的工业起步。

当然这为莱茵的工矿企业主和船舶运输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极大的扩展了税源。

充裕的财政使首相希尔德布兰特的铁路、电报和大型企业建设计划得以顺利推进。到1844年底整个德意志地区包括普鲁士已经全面铺设了可商用的电报线。通过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也在1846年建成。

这套电报系统设计施工由埃森大学电学系主任韦伯主持主要资金来源是鲁尔财阀和公开发行的股票。在谢绾的亲自参与下设计方案越过了没有保护罩的阶段具备极高商业价值。

虽然欧洲各国之间有着各种利益冲突但在信息传递和技术进步方面却体现了高度的合作性伦敦、巴黎、波恩、柏林从此被连在了一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