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战局如此紧张南海义勇和湖南兵却在广州东门校场发生大规模械斗。
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失城外大火奕山指挥一万八千人尽退城内秩序大乱。
5月26日上午广州竖起白旗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向英军求和。英军以死九人伤六十八人代价击败两万清国军队。
这一战绩谢绾并不感到惊奇但对南洋诸势力极其震撼。
欧洲各国突然发现从前那个看似不可撼动的大陆帝国原来千疮百孔如此不堪一击;
亚洲各国包括清国的附庸国都感到来到了巨变的前夜;
伍秉鉴等广州十三行的官商明白自己垄断清国对外贸易的日子基本是掰着指头倒数了。
南洋的华商们彻底放弃了投靠清国的心思开始认真思考报团取暖。
自从达成一体防卫的协议后婆罗洲华商各自出兵凑齐了五千青壮年开始在宋插派出的华裔军事教官的指导下严格训练。
南洋华裔青年们粗野胆大但纪律性极差若没有规范的训练那也就只能打打群架。好在宋插的手下曾经也是海盗在莱茵经年累月受正规军训练又参与了自普法战争以来的历次战争对付这些人也算顺手“唐人火器营”日渐成型。
1841年5月27日义律与奕山代表订立《广州和约》规定:中国钦差大臣和军队于六天内退至广州城外六十里地方事件未解决前不得设防赔偿英国商馆损失三十万银元;一周内缴出赎城六百万银元交清后英军才会退出虎门。
奕山被打怕了协议一签马上就率部撤离广州临走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六百万银元的赎城费身在暹罗的伍秉鉴命其子伍崇曜出了八十万银元。
收钱后英军纪律不佳随后引发三元里乡民抗英。两千英军因下雨火枪失灵被乡民围攻死伤二十人广州知府劝乡民解散无果广东民间反英组织纷纷成立。
自此后官府怕洋人洋人怕民众民众怕官府的怪圈成了清国对外交往的特色。
《广州和约》这种协议就是个彻底失败的协议照实汇报奕山没法向皇帝交代。于是他撒了一大堆谎来美化。
首先说停战是广州居民呼吁和平英国人诉苦请“大皇帝开恩追究商欠俯准通商即退出虎门不敢滋事”所以才暂准所请;
然后赔款被他捏造成行商债务六百万元除自筹两百万外余由库贮拨借分年归还;
其后清军退驻广州城外被他捏造成弹压土匪且天热雨多亦不得不择地安营;
他甚至还虚报战功将广州战役的惨败说成大胜。
如此种种弥天大谎举棋不定、忽剿忽抚的道光其实也心知肚明但事己至此只好打落牙和血吞。
他也不再提禁烟不敢提痛剿只是命令支援广州的各军撤回原伍沿海防守官兵裁撤。只求清英关系安稳英军赶紧退去。
就连伍秉鉴都觉得英军退去已成定局既然谢绾又没做什么事是不是该把那些钱要回来。正琢磨怎么跟谢绾打对台清国的更大祸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