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吗?那边就是印度和清国我们以前在北海都是小打小闹这才是我们的未来。”
贝尔默已经多次从苏伊士运河南出口乘阿拉伯商船前往果阿自然没有谢绾这么激动。
不过他当年承诺谢绾要建成苏伊士、果阿、马六甲、澳门的贸易点已经基本完成随着德国海军进入印度洋将正式展开与远东各国、各殖民地政府的谈判协助德意志商人在东方贸易乃至殖民地开拓。
想到这里贝尔默也有点感慨回答道
“阁下我国商人还不擅长与东方各种势力打交道我们只能提供基础协助能否开拓东方还要看商人们的能力了。”
谢绾点点头不再说话。
从埃及回到莱茵后谢绾立即向议会提案合并原来的莱茵海军、东方贸易代表、海外情报、苏伊士运河项目管理等功能组成殖民地部并遴选殖民地大臣。
由海军少校布鲁默独立出来组建东方舰队与贝尔默的贸易代表处、宋插的南洋商会组成莱茵东印度公司集商业和行政职能于一体作为殖民地大臣下属实际执行远东开拓总部暂驻马六甲。莱茵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也将随之在欧洲上市。
莱茵虽然压着这些消息并没有广为宣传但欧洲各国尤其是在远东有巨大商业利益的英、荷、西、葡等国纷纷通过私下渠道打听莱茵东印度公司的具体开拓方式。
英国对莱茵的警惕自不待言。其他三国此时在欧洲海上对莱茵海军已经没有明显优势在欧洲贸易中又依赖莱茵的廉价工业品还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降低成本所以基本是抱着合作的态度来探听消息。
这与谢绾对荷、西、葡的态度基本一致——面对强大的英国其他三个老牌殖民地国家是莱茵需要团结的对象。
经过斟酌李斯特照会四国领事说明莱茵在远东的行事原则:不插手各国已经存在的势力范围不抢占各国已经开拓的商业渠道在国内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与各国开展商业和军事合作。
莱茵的远东行事原则听上去很友好但实际上是谢绾为了在夹缝中求生而不得已的承诺。
这种承诺给莱茵东印度公司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毕竟四国在远东已经耕耘数百年新的渠道非常难建立。
好在莱茵与荷、西、葡有共同的对手英国加之互有诉求所以莱茵很快与三国建立了不公开的对英联盟为德国商人的活动提供了一些松动空间。
不过谢绾心里还是有个秘而不宣的盘算那就是全面收服南洋的华人商会接管他们的商业渠道将东印度公司总部迁到婆罗洲以此为据点向西向东拓展商业渠道。
早在任职鲁尔工业区任管委会主任的时代谢绾就通过刘乾相等人与兰芳等势力保持若即若离的联系。
总体上南洋各华商势力的头目是知道遥远的欧洲有谢绾这号人物存在的。但他们并不因为谢绾是华裔而就更友好反而觉得是与荷兰人一样的威胁。
当然相比荷兰和西班牙人谢绾仍然是有很大优势的那就是南洋华商的小势力和基层官兵投靠他没有宗教和种族的心理负担。
一切准备就绪东方贸易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