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洪流微澜
  4. 第三十五章 杜伊斯堡港改扩建建议
设置

第三十五章 杜伊斯堡港改扩建建议(2 / 2)


离开埃森顺着鲁尔河继续往西是杜伊斯堡。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是鲁尔区的航运门户。应该说从这里开始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莱茵地区。

由于过去二十年反复易手加上前几年的大面积饥荒莱茵地区百业凋敝民生艰难。在城市之间的荒野中谢绾甚至遇到过好几次劫匪幸好是与商队同行缴纳赎金了事。

越深入莱茵地区腹地谢绾的感受越深刻。经济的萧条暗藏着巨大的机遇。此时莱茵地区地价低廉、游民众多地主们因为治安问题而惶惶不可终日——所有资产都是白菜价这是大资本进入抄底的绝好时机;但另一方面工商业荒废、河道淤塞、商路不通、盗匪蜂起、极度缺乏秩序又严重阻碍工商业发展和资本的进入。工商业创造财富需要优良的营商环境但该地区的地方议会明显无法提供这样的环境。这当然不是谢绾这样的工商业者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让他隐隐约约有了些可以向普鲁士朝廷提建议的线索。

此时杜伊斯堡虽未像后世一样建成港区但已经是航运交通要道外海、内河航运节点。谢绾站在莱茵-鲁尔河河口看着宽阔的江面船只虽然不多但还是看得出航运的价值。看着来往的船只谢绾仿佛看到了未来从瑞典运来铁矿砂、木材从这里运走钢铁、机械并从鹿特丹港进入全欧洲市场的壮丽景色。虽然这现在还不现实:一是杜伊斯堡市区离这里还有四公里远原有河道因废弃已经淤塞需要拓建一条运河;二是鲁尔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工业区产业集群还没成型。

谢绾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录一路思考逻辑逐渐清晰。最后决定就杜伊斯堡港做一份详细的改扩建建议报告以这一重大基础建设为起点改善莱茵地区营商环境并将之提交给国务秘书克勒维茨算是自己对吸引内阁向柏林军备商会投资的一点诚意。

离开杜伊斯堡顺莱茵河南下是杜塞尔多夫。

在原来时空杜塞尔多夫被称为德国时尚之都也是谢绾比较喜欢的一个城市。可惜这个时代的杜塞尔多夫一点都不时尚就是个拥挤肮脏的小城镇。但现在的杜塞尔多夫还是有个吸引谢绾的地方——诗人海涅(注3)正生活在这里只不过他还是个二十岁的少年。

海涅正是在这个年纪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早期诗作:《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多以个人遭遇和爱情苦恼为主题。心理年龄已经六十岁的谢绾自然不会对这些诗歌有什么感觉但能见一见历史名人是谢绾在这个糟心的时空中的唯一乐趣。

自从上次偶遇拜伦之后谢绾突然觉得诗人都是一些好人虽然有点疯癫但往往正直、善良跟他们在一起可以讨论深层的话题又不用戒备心太强所以他特别想见一见海涅。

可惜谢绾在杜塞尔多夫打听了一个下午也没找到海涅家大概因为这时候他并不出名而且有个很可能认识他的人却只低声嘟囔了一句“那个犹太人”就不再搭理谢绾——这是谢绾第一次接触德意志地区反犹太的社会倾向虽然此时还说不上反犹只能说“嫌犹”。

找不到海涅谢绾只好悻悻地返回旅馆准备休息一晚明天继续向南去科隆。他走进旅馆看见大堂里没什么人便在一张空桌旁坐下向老板要一杯啤酒。老板殷勤地送来啤酒还问长问短。谢绾反正挺郁闷就跟老板说了自己找不着一位叫海因里希·海涅的诗人的事。老板也表示不认识这位叫海涅的诗人不过倒是给谢绾另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

“先生要说诗人的话我倒是知道另一位大作家就在附近的另一家旅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