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从陈桥到崖山
  4. 濮议之争篇(上)
设置

濮议之争篇(上)(1 / 2)


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反常事?从他被选为皇太子时的玩命拒绝到他即位当天的逃跑失神再到仁宗葬礼上的不孝行为直到现在大封亲信还有即将到来的英宗朝第一大事…这一系列事情的幕后原因就是一切事情的原发点。它马上就要揭晓了从赵曙的终极心愿开始…

大封亲信后赵曙想到了自己最亲最近的那个人——他的亲生父亲、濮王赵允让。现在他是皇帝了名爵封号都由他随心所欲。一区区王爵:濮安懿王?怎能表达他对生父的敬爱和留恋呢?

4月9日他下旨命礼部、及待制以上所有官员:集体讨论他父亲、两位正夫人王氏、韩氏及他生母仙游县君任氏的名分!英宗朝的第一大事:濮议之争终于拉开序幕!首先要肯定:这命令本身没错身份水涨船高儿子成了皇帝亲生父母们自然也都要有个说法。问题矛盾点集中在到底要怎样拔高、拔高到什么地步?

纵观中国历史类似的事情一共发生过起:西汉哀帝时、北宋英宗时、明嘉靖时都是继位为帝的儿子给自己没有皇帝身份的亲生父亲议名分的事。事实上这样的事情的确也不常发生因它要有一起码条件:先帝不仅没儿子、还要没亲兄弟(也就是说:先先帝也只能有先帝1个儿子)只能传位给远支的宗亲。如汉惠帝没儿子却有弟弟汉文帝继位、唐中宗儿子被废后弟弟唐睿宗继位、明天启帝没儿子但有弟弟崇祯帝…就都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富弼很悲哀的发现:绝对的权力果然带来了绝对的腐化。赵曙、韩琦与之前相比简直已判若两人。

之前的赵曙多么克己守礼、淡泊名利。他在进宫前曾有件事广为流传给他竞选成功拉了很多印象分。那是他父亲刚死时共8个儿子分家产时他什么都不要最后勉强留下了条金腰带价值50万贯。后来因某件事急着用钱托人去变卖结果那人一时疏忽居然给弄丢了。那人吓坏了跑来请罪赵曙却一笑了之:丢了?那就算了…胸怀博大潇洒磊落!可现在当上皇帝怎就这么多毛病了呢?

之前的韩琦更没话说战场、官场哪一点都叫得响人虽强硬了些但从没小人过。但现在做出的这些事…

面对现状富弼做出一决定他决心隐退!相信如仁宗在朝他不会对韩琦退让会决心对抗韩琦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再怎么样韩琦比的上当年的大契丹皇帝耶律宗真?于富弼而言有什么好怕的?可惜现在已是英宗在位皇帝和韩琦都己失去了理智!

关于富弼的这决定有人不同意。认为对恶势力的退让也是对光明和公理的犯罪!但退让也是种勇气富弼看清了赵曙和韩琦的真面目。离开是对他本人、也是对当时朝局的最好选择!

从去年冬天开始富弼就以足疾抱病在家。并连上0余道奏章来辞官。宋英宗虽不许但枢密院也不能没人主持大局。于是5月5日宰相韩琦、曾公亮人暂兼枢密院公事。

对于讨论濮安懿王赵允让的身份之事翰林学士王珪等都不敢做这出头鸟。唯有天章阁待制、历史大师司马光谈古论今上了一奏章。以大师的历史功底这篇奏章应无可挑剔了?哪能呦!否则这‘英宗朝第一大事’未免也太简单了?当王珪在6月1日将司马光和他本人的意见即赵允让追封高官、大国。三位夫人并封为太夫人。上报中书省后马上便被驳回!宰相们挑出了毛病:官职只是官职我们现在真正要议论的是濮王赵允让与现任皇帝赵曙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血缘关系上说赵曙毫无疑问是赵允让的亲生儿子。可如在官方文件上承认了这一点就会造成赵允让和先帝赵祯的并列、成了皇考(先帝)?宋朝平空多出了一皇帝?

这事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可每一个人又都遮遮掩掩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都口是心非。因这件事的后果比天还大!这时就要说明一点身为千年后的现代人我们对“名份”“名节”这种词汇己相当地不感冒了只有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类实际问题才能让我们敏感。对此我们要辩证地来审视因什么都是相对的。对我们来说宋朝的“濮议之争”很幼稚?但我们不能嘲笑宋朝人当时的激动而应承认他们对是非对错的认知与坚持这是一长久存在、力图振作的民族所必不可少的素质是应赞扬的…

王珪马上选择简单接招。要名份?那么就给出名份。他根据辈份赵允让是仁宗赵祯的堂兄那么就让赵曙叫他“皇伯”这样准确又贴切咬定了两点:1英宗是仁宗之子赵允让只能是“伯父”。赵允让不是皇考只是皇伯宋英宗赵曙是大宋第5位皇帝、不是第6位!

韩琦一见就怒了!他指示欧阳修出面把内定的最高指示露一点口风好让下边做事的人有个方向!

欧阳修根据《礼记》说了一段话——出继之子对所继所生都称父母(皇考)以前汉朝就有过例子如汉宣帝刘询。现在王珪提出的“皇伯说”根本毫无根据依“礼”驳回重新讨论!

中书省第一次露出了真实意图这不许、那不许明摆着只有皇考、皇帝才是唯一目标。这激怒了当时绝大多数大臣。因仁宗尸骨未寒、刚刚入土就有人跳出来篡夺他的名份?是可忍孰不可忍!无君无父乱臣贼子!

公道自在人心赵曙韩琦等一伙人做得实在过分!欧阳修的“皇考”暗示出炉后大臣们的反对声此起彼伏…大事不妙韩琦想出新招:你们不是能吵吗?那就都别吵了!6日宋英宗下旨:前一个指令即要待制以上所有官员集体讨论的命令作废!由专门机构、负责朝廷礼仪的太常寺出面决定赵允让的名份!

这命令实在是英明当时反对派的大臣们都面露悲愤——太卑鄙了!一来太常寺只是个小部门中书省的话不敢不听。二来看一看其部门领导大家就会知道其中玄妙:是给赵曙争来太子位的范镇铁打的保皇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