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从陈桥到崖山
  4. 局势透析篇
设置

局势透析篇(1 / 2)


那么有个疑问:西夏是在定川寨之战中被消耗到这地步的吗?之前的三川口、好水川、河东路等战争对党项人一点影响都没吗?或者说只有定川寨之战后李元昊才突然虚脱觉得力不从心了?

绝不是!国力消耗是点滴形成的正因是长久持续的下降才造成没法挽回的劣势!那么请问:李元昊在这种局面下为什么还会再次开战在虚脱上再虚脱消耗后再消耗定要找死?

李元昊苦笑回答:我这么做完全是逼不得己!与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有关…

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大宋重新分配西北边疆防务职权。具体是韩琦知秦州、秦凤路兵力27万范仲淹知庆州、环庆路兵力5万庞籍知延州鄜延路兵力68万王沿知渭州泾原路兵力7万。

2西夏人的最大噩梦——宋朝修砦工程就在这时开始了。先是宋朝国内西北四路之间连成一片尤其以范仲淹和庞籍所在的环庆路、鄜延路最为典型。其中最重要一次修筑就是15天内盖出来的大顺城。

这是范仲淹的功绩这件事最能体现出他对当时战争胜负的理解。很多人都在迷惑号称三百年间第一人的范仲淹在西北工作了四五年时间没见他打过什么胜仗啊?甚至他也没打过仗啊那他那么大名声是怎么来的?难道是一欺世盗名的骗子?

要知道范仲淹是大宋臣子不是大唐的针对己成熟定型的大宋的国防方针你不能要求他像唐朝顶尖级将军那样去千里奔袭境外作战把异族敌人绑回长安。如定要强求那就会变成韩琦。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强悍书生。他的主战本身没错。但事后就明白了大宋朝的国防政策使得任何人都别想以军功冒升!哪怕是后来岳飞、韩世忠等人也只能在北宋与南宋历史衔接的过渡夹缝里短暂地闪亮过…相信韩琦本身也明白了。好水川之战后他的性格还是那么强硬好胜但在军事上再没之前的“斗志”了。

而范仲淹高明处就在于他从开始就理解到了宋朝国防政策的神髓。所谓“攻中有防防中带攻”具体就是修砦。这方式以前基本是用在国内纯防御的。但只要推广向前就变成了移动的长城…一步步向西夏境内扩建。每建一处就形成了攻防一体的战斗体系一步步蚕食掉西夏国土。这次大顺城的修建就是庆历年间最大胆的一次修砦行动。

首先最重要一点就是它位置。它前身是庆州西北方的马铺寨再向西北方前进一点点就是后桥川。在宋夏战争最开始时保安军、承平砦之战的尾声李元昊之所以紧急退兵就是因他的后路后桥寨被宋军洗劫…这就是大顺城之所以险要的原因。它深深进入了西夏国境之内说是建了个寨子其实是越过国境抢了一大片领土。且时刻把刀子顶在了党项人脖子上。哪天高兴。就直接捅出去…

于是这一年早春二月范仲淹没丝毫预兆突然召集庆州府众将集合队伍。跟他出城。当时没人觉得惊讶战争时期带兵出去巡逻一圈。是基本的日常行动。只是这次走得远了点一路向东北方斜上前进一直到了前敌位置和西夏势力接壤的柔远寨还没停下来。继续往前走到敌占区后大兵们才惊奇发现:前面好大一堆老熟人啊!是范仲淹儿子范纯佑和蕃族将领赵明。两人各带人马守着小山一样高的建筑材料。这些大兵们立即就知道了自己使命。干活吧不仅和平时期就算战争时期也得当建筑工…

15天一座新城建起。争分夺秒盖成后立即就迎来了敌人。西夏人急火攻心怎么?才几天没留神这么大个非法建筑就盖到家门口来了?这还了得?立即拔掉它!西夏集结了3万骑兵来攻城一阵混战后骑兵们在新城墙面前撞得满头大包往回跑这场面真是激动人心宋朝军人们马上就要去追。范仲淹却拦住了他们:我们就是来筑城的现在目的完全达到额外好处半点都不要!

看着是小心甚至是懦弱。但稍微分析就会发现:大宋从大贱人的幽燕之役开始直到现在在李元昊手下吃大亏军事上的白痴行为简直一以贯之!而千篇一律的都是开始得利、然后猛追、突然中伏、大败而回。就这么简单…

所以范仲淹才高明我骑兵是没你们多探子也搞不清敌情但我定要追你们吗?城盖好了你就等着我步步为营稳步前进吧!终有一天我把你们的生存空间都压扁。到那时你们想反攻的话会超级艰难得把这一路上无数个城堡都拔掉!

历史在之后证明了这种战略的正确性更证明了范仲淹眼光的锐利。这3万西夏骑兵果然在半路上给宋朝人设了一大陷阱只是在早春寒风里傻等了很久很久仍半个人影也没…范仲淹己回庆州了。

大顺城建起打破了西北边疆的格局西夏方面的白豹城、金汤城等据点变得岌岌可危尤其可怕的是范仲淹绝不上当的理念让党项人无处发力根本就找不出砍人办法。在这种局面下才有那句流传千古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个人觉得这两句歌谣文字水平很高因用词非常准确。

“军中一韩心胆寒”说的是韩琦好水川之战是失败了但党项人赢得都疼到了骨头里。面对这样对手谁不胆寒?

“军中一范惊破胆”说的是范仲淹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的辖区内一直平静西夏人是知道跟这人没法打架…多准确!没惊破胆怎会没战争?

以上是大宋朝整体发生的前2个事件后2个则分别与狄青和种世衡有关。

3狄青的浮光略影

狄青有点像岳飞不是说他们的忠勇风格和悲剧人生很相似而是说他们的资料。岳飞死后只二三十年。他的资料就成了传说。在赵构和秦桧的通力合作下他的人生被删除了。再没充足的官方史料来证明他辉煌璀璨的一生。所以现在谈岳飞总有各种各样的争议怀疑甚至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要把他歪曲成一莽夫、屠夫或蠢人。

而狄青他的西北战场岁月同样很模糊。在民间他是鬼面战神无往不胜。在官方大家都承认西北军中只有两位常胜将军:狄青、种世衡。

可狄青是怎样打仗的?却只有含糊其辞的寥寥数语“前后大小25战中流矢者8。破金汤城略宥州屠岁香、毛罗、尚罗、庆七等族燔积聚数万收其帐2300生口5700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敌至即挺起驰赴众争为前用。临敌披发。戴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这就是他在西北光辉岁月的全部官方纪录。如要分析会发现他比前面的三川口众将、好水川将军们强不到哪。何况还有河东战场的张岊在那他的战神名誉是怎么来的呢?

说狄青的战功这又是个让人郁闷的事。和岳飞还是很像。岳飞威名震慑天下但南宋钦定的“中兴13战功”中没任何一项是他的。狄青也是这样“破金汤城略宥州屠岁香、毛罗、尚罗、庆七等族燔积聚数万收其帐2300生口5700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发生在什么时段?哪次战役?是他单独出战还是与谁配合?都查不到。历代写史的人都只能按原样复制上面文字然后就直接跳到10年后的侬智高造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