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唐人的餐桌
  4. 第一二七章天无三日晴
设置

第一二七章天无三日晴(1 / 2)


长安的生产力已经出现了过剩的状况。

这种现象实际上在三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最早遇到问题的就是第一第二棉纺厂他们生产的棉布卖不出去了。

在刚开始建设长安城的时候云初觉得大唐社会啥都缺不管百姓们生产出来多少粮食多少布匹多少物资都不够使唤的。

尤其是布匹这种东西在大唐人还没有富裕到开始关注衣衫的美观要求之前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布匹的结实耐磨耐穿保暖程度而不是什么颜色不正这种小问题。

当百姓们开始挑剔布匹的一些小的质量问题的时候工坊开始以质量争夺市场的时候就说明布匹这个东西的社会需求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

继布匹之后下一个被人们挑剔的货物就是铁制品!

直到长安的妇人们开始对咸鱼店里的咸鱼挑挑拣拣的时候云初就知道来自青海的盐巴开始挤占官盐的市场份额了。

很多人总以为一个新的以质量价格开始取胜的经济时代到来了就该顺应这种经济变革让他沿着这条光辉大路一直走下去。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的。

每一个经济时代都应该好好的珍惜应该尽量的将这个经济时代的红利尽可能地吃光而不是吃半截子就跑去吃新的红利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云初身为一个官员要的是平稳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一锤子买卖这种事情在他这里是被严厉禁止的。

没有了上层市场就该果断地抛弃上层市场进入中层市场如果中层市场也开始怨声载道的话那么市场下沉进入底层市场就成了必然之事。

大唐的经济结构是畸形的在云初的拉扯下长安城一骑绝尘即便是东都洛阳都不能望其项背从长安淘汰下来的产品到了洛阳还是有一定市场的至于下面的州县市场还处在最原始的状态中。

长安城这些年产出了巨量的物资也向外输送了天量的物资可惜这些红利并没有进入百姓手中而是被中间商给吞噬干净了。

李思此次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真正的物资下乡。

从李思目前的干得程度来看云初的看法没有错在长安属于没人要的东西在偃师县这个目前穷的一塌湖涂的地方供不应求。

新的经济时代总是伴随着技术的极大进步或者社会的极大变革云初手里可没有多少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因此要珍惜现有的不像她以前的那个时代的人们过于急功近利将百年才能吃完的经济红利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就给吃的干干净净。

说白了李思的能力在云初他们看来还是严重不足的目前只能干一点物资下乡这种不动多少脑子就能完成的商业。

不过即便是如此外人看李思已经觉得如同天人!

至少李敬玄就是这样认为的当他整理好了偃师县的官府架构之后才发现他手中的偃师县的乡下已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商业合作社当他开始遴选里长村长这等人物的时候才发现当地的百姓已经自动选出来了他们觉得可以信任的里长村长。

李敬玄并没有戳破这一现象而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他所理解的长安模式开始重建偃师县的各种社会秩序。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皇帝要求的重点那就是在偃师县重新安置了租庸调的政策这个县的土地按人分配就像大唐开国时期一般将无主的土地无偿的分配给了这个县里的每一个丁壮。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虽然损失了大量的富贵人家但是上户中户还在因为别人多占的土地被分配给了他们让偃师县里原本趋于破产的上户中户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解放了大量的奴仆也就是说偃师县里的流氓这两种对大唐毫无贡献度的阶层人士成为了大唐的自耕农大唐继而有了大量的新的税源。

整理完毕了田土账册之后就算是李敬玄这种土着人士也能感受到偃师县目前还藏在土地下的汹涌澎湃的生命力。

”六千四百二十八户人的偃师县不出五年定然能成为大唐的一个上县。“

合上册簿的李敬玄第一时间思考的却不是如何向皇帝请功而是开始琢磨如何才能把自己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弄来偃师县就任县令一职。

思虑了良久李敬玄还是将自己的目光投射到了远处的郑州目光穿越平原高山之后就径直落在了云初的身上。

仔细地回忆了一遍偃师县发生的所有事情李敬玄就觉得远在郑州军营中的云初正在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