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4. 第398章 费尔堡的危机
设置

第398章 费尔堡的危机(1 / 2)


第三九八章费尔堡的危机

自火炮问世后传统的方形城堡就算筑得再高大坚固对防守方而言也不再可靠。

敌方往往先通过炮击将城垛轰开若干缺口然后架设云梯令步兵抢攻登城可以说只要一处城墙被突破全城即告失守。

在此背景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发明了“棱堡”——这种拥有大量不规则城墙的堡垒其高低错落的墙体提供了丰富的射击点就算一处被轰塌其余几处仍可迅速补防。

因此在层层设防、逐次抵抗之下敌军极难从容登城一拥而入。

可以说这算得上是现代城市巷战理念的萌芽了。

历史上不足千人的马耳他骑士曾经依靠这种城堡成功抵御了数万名奥斯曼帝国士兵的进攻。

……

费尔堡脚下的这座“热兰遮城”高台底座方圆达三里左右连同底座在内共有四层。

整个底座大致呈长方形但筑于其上的城堡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规则。

堡垒的正面连同底座高台在内有二层高面北开设的唯一门楼本身就是一座向前凸出的半圆形堡垒。

进入门楼两侧是转角楼梯可以直奔二层楼梯旁边挖有水井即便整座堡垒被包围也不会断水。

而以门楼为基准向两侧延伸的城墙却并不沿直线展开而是如同大鸟的翅膀那样渐渐向前伸展使得门楼并不孤军靠前城墙的尽头——拐角处又各是一座开满射击孔的坚固堡垒。

这种凸出的堡垒他们称之为“凸角堡”。

每座凸角堡的底层是实心的第二层则由甬道相互连通而楼顶就是炮台。

这样一来无论敌人从何方发起攻击只要靠近墙体企图登城都会遭到来自左右两侧的火力打击。

其余三面城墙除了并没有大门外也都是同样的结构。

登楼而上就是第三层这又是一座形制相仿但向内收缩了一大圈的石质堡垒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上层与下一层的每座凸角堡正好错开了位置确保构成梯次火力。

费尔堡的总督府就位于堡垒门楼的正后方是一座二层独立堡垒全部用大型石条砌筑而成。

而总督府后面通向又一座独立堡垒这座堡垒里面是一座兵营——建有足以供上千士兵居住的尖顶房屋。

这些房屋中除了居所还有仓库而四角的最高处是瞭望台。

城堡里面兵营正前方的空地上竖着一根旗杆高高的旗杆顶上一面尼德兰共和国的三色国旗正在风中凌乱……

费尔堡知道最早的时候这里只是一座简单的砦城后来在旧址上几经重修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1627年他的前辈们以尼德兰省名热兰省将此城改名为“热兰遮城”(zeelandia)直至1632年方始完成第一期堡底高台工程在这座高台上他们又花了近十年反复增筑才终于建成了这么一座欧式“棱堡”。

尽管在旁人看来这座可以容纳一千余名士兵的城堡已经十分坚固但费尔堡还是不惜重金拼命加固防御工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