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异香
  4. 第47章
设置

第47章(2 / 2)


若不是这次儿子遇袭临终留言忏悔她老太婆子至死都不会知道儿子犯下了欺君之罪。

顺和帝自诩久历风雨就算边关骤起战火也能岿然不动。可听了盛家的这一出李代桃僵他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从头到尾他都是诧异地盯看着一旁跪伏的那个小姑娘……被老太君这么一说他也觉得这小姑娘跟他记忆里的盛家小姑娘不大一样……

若是换了旁的时候陛下听到这等荒诞不经的事情必定要沉下脸来问责欺君之罪。

要知道盛香桥可是许配给皇室子孙的。这般李代桃僵换成了乡下小姑娘扰乱了皇室血脉成何体统?

可是现在干这事儿的盛宣禾已经躺在了刑司的验尸板子上杀了他的是慈宁王那个混账。

跪在大殿上领罪的也是个被儿子一直蒙骗的老太太而且这老太太还是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

顺和帝实在是不好在这个关节儿发出雷霆之怒问责盛家的过错。

所以在低声怒骂了一句“简直荒唐”之后他缓了缓询问老太太:“除了盛家小姑娘的这件事以外老太君还有什么想说的?”

老太君跪伏在地道:“盛宣禾犯下欺君之罪死不足惜。然则他还没来得及在陛下面前谢罪便被盗匪乱刀砍死此乃天公作罚。若不是我身边的这个丫头临危挺身而出我和儿媳王氏也要惨死在刀下是这丫头不惜自己的性命救下了我二人也算是给我王家留下了一线的血脉。她原本就是个乡野小丫头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被她的婆婆私卖给了盛家也是个身不由己的苦命之人。所以老太婆倚老卖老今日入宫就是想求陛下开恩宽恕了这丫头的欺君之罪。”

陛下沉着脸瞪眼看着那个小丫头冷冷的问道:“你是何时冒名入了盛家的?”

那跪在地上的小姑娘似乎咽了咽口水小声说道:“就是陛下寿宴那会儿……民女原本只是卑贱村姑一辈子都应在井底做个见不得天的蛤蟆。以前在村里总听私塾先生讲起陛下的贤德爱民虽心生向往却也知云泥之差这辈子都不能见如此圣人。也不知是前世修来了何等的福分今世竟然有幸一入皇宫亲眼目睹陛下圣颜。那日见了陛下的神仙样貌心里真是一阵的激动心慌差一点儿就说不出话来了能见陛下的圣佛真颜民女……民女就是……死了也此生无憾!”

她最后说“无憾”的时候却是害怕得眼睛紧闭一副硬撑着说大话的样子。

若不是这丫头旁边还跪着一个刚刚痛失爱子的老命妇陛下真的会一不小心被这丫头言不由衷的溜须拍马给拍得笑出声来。

都犯下了这等欺君之罪居然还不忘恭维他是个老神仙。这盛宣禾别的本事不多挑选人才倒是一等一的好竟不知从哪个村野里翻捡出这么一个小活宝来。

看着她灵动的大眼睛再想想她之前舞南戏扮小嫦娥时的活泼劲儿也不难想象她在盛府里是如何彩衣娱亲讨得盛家老太太欢心的。

最主要的是对着这小丫头肖似锦溪的那张脸顺和帝真是有些说不出重话更别提要命人将她拖出去乱棍打死了。

只是原来的那个盛香桥胆子也是太大居然做出这等子有辱家门的事情。

可是此时此刻听着盛家出了家丑竟让顺和帝暗暗松了一口气。

最起码在教子无方这方面秦老太君与他也不逞多让大家彼此彼此。

而且老太太从始至终都没有提慈宁王派人迫害盛家的事情这也让陛下的心里稍微一宽他想了想道:“盛大人虽然荒唐但也是一片至纯的孝心。幸而他还没有荒唐到底最后还是跟老太君你说了实情至于这个丫头……”

没等陛下说完老太君再次叩首道:“这些日子来这丫头尽心尽力的在我身边服侍便如同我的亲生孙女儿一般。她对我盛家更是有救命之恩所以陛下若是责罚这丫头老身愿意替她承罪接受陛下的重罚只求陛下饶恕她的无知之罪若是能让她留在老身的身边……老身也算晚年有个安慰夜里睡不着时也有个说话的人……”

说到最后老太太再次流下了眼泪。

顺和帝想了想也不搭言又道:“关于盛大人遇害老夫人可有什么陈情?”

秦老太君跪地道:“我儿子命薄福浅还没等嫡子降生就已经过世了。可恨那些匪徒光天化日便拦路抢劫此前遇害的人家不知有多少。像我们勋爵世家尚且如此那些普通百姓想必更是苦不堪言还请陛下责令刑司抓捕流寇安定驿道治安给天下百姓一个清平世界那我儿便不算枉死……”

老太君连提都没提账本的事情顺和帝的表情彻底缓和下来了可是心里却是盘旋不去的惭愧。

这位秦老太君可不是那些养在后宅里昏庸了脑子的无知妇人。

她焉能猜测不出自己儿子死得蹊跷?可是她入宫以后只字不提为儿子沉冤昭雪这份难得糊涂便是一个老臣的家眷给皇室留下的体面。

顺和帝觉得自己亏欠了盛家的一份人情老太君已失去一个儿子如今若是再重罚他的这个心爱的假孙女虽然合乎道义法纪却不合人情。

所以顺和帝思量了一番后缓缓开口:“既然她是被买来的便是身不由己。还是个未长大的孩子朕又怎么会责罚她呢?只是不知老太君是想要如何处置这丫头要知道盛香桥原先可是跟金廉元这孩子缔结婚约。她既然不是盛家的血脉又如何跟世子完婚?”

老太太一早就想好了低声说道:“盛家还有未出嫁的姑娘香桥那逆女私奔的丑闻传扬出去孩子们也没法做人了。若是陛下开恩请准许老身斗胆继续拿着这姑娘当做自己的孙女儿香桥将她养在盛家里也算周全了我那儿子身后名声的体面。至于与世子的婚约……老身知道了隐情自然也不敢妄想。更何况这丫头也算跟我儿子父女情分一场肯定要守孝三年。世子的年岁渐大实在不能耽搁了。还请陛下以香桥丧父悲痛害了体弱之症暂时不宜嫁人的引子解除她与世子爷婚约。这样世子爷也可以再聘贵女良缘早早绵延子嗣。”

陛下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跪在下面的小丫头看着她与故人肖似的面庞心中一阵怅惘——难道他与锦溪竟然如此没有缘分便是一份小辈圆梦的姻缘也难以成全?

想到这他开口问道:“你原先叫什么名字?”

柳知晚先前得了老太君的叮嘱不可透露原名所以赶紧说道:“回禀陛下我原先不过是乡野里的童养媳大多数女孩子都没有名字家里头都叫我丫头的。”

陛下点了点头:“你虽是个乡下丫头可是入了盛家被你祖母教得甚是知书达理也算难得。你与老太太能有如此缘分也是上苍垂怜老太君的慈悲心肠。从此以后你就是盛家的嫡女香桥。朕会颁给你家一道密旨免了盛家的欺君之罪。你要尽心陪在你祖母的身边侍奉她颐养天年。至于那婚约……也不必急于这一时一刻免得外人过多臆想猜测……待过两年你们往王府送去解除婚约的帖子朕自会让王爷跟你们解了。”

盛宣禾尸骨未寒就贸然跟王府解除婚约岂不是昭告天下盛大人的死跟王府有关?所以陛下所说的“不急”也无非是走一个过场罢了。

听完了陛下亲口的承诺秦老太君缓缓的吐了一口气拉着孙女一同谢过陛下的隆恩之后再次开口道:“经此一遭老身待在盛家的府宅子里看着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故人回忆想起我的亡夫……还有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老身思量着带领着剩下的孤儿寡母回到老家叶城过活。那里有盛家的良田庄园还有我家老爷亲自开辟的果园子。老身想在剩下的这几年里过一过陶潜归隐菊园悠然南山的日子。今日入宫也是就此别过陛下也不知我这一把风烛残年的老骨头还有没有机会再入宫叩谢隆恩。”

顺和帝听了点了点头道:“朕去过盛家在叶城的老宅。当年朕还年轻随着先帝到你们叶家的老家别院暂住过几日正赶上连天阴雨屋顶床尾都是湿潮一片。先帝带着朕就这么与你家老爷子一人头顶着一个铁盆夜雨畅谈畅谈收复失地何等的尽兴……你们盛家是节俭惯了的可是老人家的身子骨都是不禁折腾的。朕会命精造局拨银子派工匠将盛家的老宅子好好修葺一番。老太君带着孩子们也可以在那里颐养天年不必遭受漏雨之苦了。”

秦老太君自然是感激陛下的隆恩就此领了陛下的朱砂密旨之后便带着过了明路的孙女儿坐车离宫而去。

老太太这一路上都是凭着一口气儿顶着在出宫上了马车之后泄了这口气身子堪堪往后一仰眼看着就要晕过去了。

柳知晚吓了一跳连忙掏出丹丸给老太太含服同时又按揉她的人中手穴。

看着老太太这个样子她怎能不知道这老太君是憋闷的。明明是一口郁气在胸难以化解才会如此的。所以她低低帝说道:“祖母……您为了我真是受尽了委屈……”

老太君拍了拍他的手缓缓低声道:“这不全是为了你。这是盛宣禾造下的冤孽。我这个做母亲的怎能不替他承担?我此番若不入宫来主动坦诚了这李代桃僵的事情那么紧接着那个慈宁王府一定拿这个来要挟我们这些孤儿寡母让我们在朝堂之上篡改口供隐瞒了他杀人换账的勾当。无论我们依从不依从他事后都要做杀人灭口的勾当。”

柳知晚点了点头低声道:“所以祖母主动将账本和案子都推给了刑司又到陛下面前陈情至此以后这案子如何走向都跟盛家毫无干系。而且过了陛下的明路慈宁王若是再想对盛家的孤儿寡母不利朝中之人乃至陛下都会看得一清二楚他苦心经营的那一份贤名荡然无存也会明晃晃地得罪与秦家交好的那帮子老臣……”

秦老太君拉着香桥的手:“好孩子我这一步也是险棋天威难测若是陛下知道了此事后震怒降罪于你就算我拼了这把老骨头也管顾不了你……你肯随着我入宫面圣我们盛家又欠了你一份天大的人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