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灵山
  4. 307回、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设置

307回、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2 / 2)


安禄山称帝。又占领了国都自以为大功告成。并未向西南追击日夜纵酒声色娱情。而且这个时候安禄山地身体也不行了他一直过于肥胖按现在的话来说晚年可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一系列并发症纵欲之下身体日衰脾气也越来越暴躁视力渐渐减退甚至连东西都看不见了。

且不说大燕皇帝安禄山如何只说大唐皇帝李隆基仓惶南逃两天后来到马嵬驿在这里又发生了一场扑朔迷离的宫廷政变史称马嵬兵变幕后的指使者疑是皇太子李亨。

李亨今年四十五岁了立为太子已经十八年早就有些等不及了。早年李隆基宠幸武惠妃听信谗言杀了三个亲生儿子原忠王李亨也险些遭殃。武惠妃死后他被立为太子战战兢兢过了这么多年对父皇以及朝中权臣早有不满。

安禄山反叛之事李亨认为自己早就提醒过父皇父皇却未能阻止已经不适合再掌大权该自己上台了。他知道禁军中深恨杨国忠地人不在少数此为军心可用。等逃出长安之后这一天夜间李亨命东宫宦官李辅国密招禁军统领陈玄礼策划以除掉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兵变。而此时李隆基还蒙在鼓里。

此番南逃随驾地不仅有禁军和大臣还有各属国的使节。第二天早上开饭地时候二十多位吐蕃使节去找陈玄礼要吃地陈玄礼却说没有让他们去找宰相杨国忠。

马嵬驿旁有一座沉玉寺是玄宗临时安身的行宫这一天杨国忠刚刚走出佛堂上马就被一伙吐蕃使节拦住围着他要吃的情急之下说话叽里咕噜夹杂着番语。还没等杨国忠答话寺外职守的禁军就大喊道:“杨国忠串通胡番谋反!”一箭射来正中马鞍。

杨国忠受惊落马急忙逃进马嵬驿被羽林军追上一刀砍死士兵接着杀了杨国忠的姐姐韩国夫人、妹妹秦国夫人以及妻子家眷。御史大夫魏方喝止禁军也被杀左相韦见素被打地头破血流陈玄礼及时现身约束士兵才救了他一命。

杀杨国忠只是第一步试探一旦成功见军心可用。陈玄礼就开始了第二步的逼宫率军围住了沉玉寺。喧闹声惊动了李隆基问左右发生了什么事门外有人禀报杨国忠谋反被诛。天子大惊失色但已无计可施派内侍高力士宣旨请军士退下。羽林军不退李隆基只得亲自出门安抚。

见天子到来陈玄礼下马跪拜道:“杨国忠谋反已被诛杀。其妹杨贵妃不该再侍奉陛下愿陛下割爱将杨贵妃处死。”

李隆基晃了晃若不是高力士在一旁搀扶他差点软倒在地仅仅几天功夫堂堂的万乘天子竟沦落到如此地步众叛亲离。竟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李隆基良久不答话而陈玄礼跪地不起场面就这么僵持着。

李隆基还想维护天子地尊严最后拄杖道:“朕自会处置!”转身走进了沉玉寺而大军仍围在寺外不退。旁观地大臣也看清了形势。京兆司录参军韦谔追进寺中劝道:“今众怒难犯安危只在旦夕之间愿陛下早做决断。”说着跪在地上向李隆基连连磕头。

等韦谔抬起头时只见头发花白的皇上早已泪流满面。口中喃喃自语道:“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李隆基心里很清楚杨国忠并无兵权在如今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造反。同时他也明白有人嫉恨杨国忠一定要杀之而后快可惜这些话他说不出来。为形势所逼士兵不听自己的号令他不得不承认杨国忠谋反。既然如此只能辩解杨贵妃并不知情。

高力士劝道:“贵妃诚无罪但杨国忠既诛众将士怎会安心让她侍奉陛下左右?将士安宁陛下才有安宁。”这话已经很露骨了众将士擅自杀了杨国忠怎么会留下杨贵妃呢难道还等她将来报仇算帐吗?李隆基要想自保。只能顺应众人之意。

李隆基万般无奈。命高力士将杨贵妃牵到沉玉寺后院一棵梨树下赐一丈白绫自缢。杨玉奴时年三十八岁。这些年养在深宫仍是花容玉貌玄宗仓惶出逃仍带她随行可见恩宠未减。

可怜杨贵妃直到高力士捧白绫而来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眼泪如断线的珍珠扑簌簌洒落全身都在发颤扶案问道:“天子何在?”

高力士不敢抬头低声答道:“山河破碎天子无威。六军逼宫门外贵妃娘娘莫要怪罪。”

正在说话间高力士耳中突然传来细细的却又很清晰的声音:“高力士你将亲手缢杨妃请听我言。”他吃了一惊抬头转身望去那个声音又说道:“莫顾盼左右我非你所能见按我说的做就行!”

高力士缢死杨贵妃玄宗下令将尸身抬到佛堂中让陈玄礼等将领前来查看。陈玄礼等人脱去甲胄叩头道:“臣等为社稷大计诛杀杨逆未尊圣旨请赐矫制之罪。”

李隆基只能安抚道:“朕识人不明以至今日之乱欲往蜀地重整军马平叛尔等皆国之志士应加爵赏何罪之有?”

众将士一齐拜倒高呼万岁天子命高力士草草掩葬杨贵妃默默洒泪不语。众将士整顿军马继续护驾前行这场兵变告一段落。然而离开马嵬驿还没有多远当地地一伙乡绅跪地拦驾代表“百姓”请命请求留下皇太子李亨率军平叛羽林军众将士也跪地请求陛下从百姓之请。

一见这个场面李隆基已心知肚明这分明是太子一手安排地就是要夺权将自己架空再一脚踢开。但如今将士之心已随太子也不可能再听李隆基的号令了如果李隆基继续掌权将来翻过身来平定天下这些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安危只有拥太子上位才能保住身家。

李隆基无奈只得留下太子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军平叛。李亨率领羽林军大部与父皇分道扬镳北上灵州收拢西北边镇军马去了。而李隆基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继续南行入蜀于七月二十八日到达成都。

李隆基在大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十二日逃离长安六月十四日到马嵬驿遇兵变缢杀杨贵妃随即遭遇太子夺权。李隆基做为一代盛世帝王并不安心被儿子摆布南行途中的七月十五日他做了最后一次挣扎下了一道诏书史称“分制诏”。

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至灵州召集西北边镇军马南取长安、洛阳。

命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使沿长江而下沿途招募士卒军马、甲仗粮草北上平叛。

这是分兵两路的战略而以当时的形势看北方战乱南方安定另派永王经营长江流域也是为防止黄河流域战事不利所做地长远打算。李隆基还有些不甘心并不想这么快就退下历史舞台地最高峰还想玩诸子、诸将制衡的帝王术。

可惜这一道分制诏下晚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