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4. 第90章 汪袁配合
设置

第90章 汪袁配合(1 / 2)


所谓北京起义,据知情人介绍:具体计划是以二十九日晚十时由革命党鸣炮为号。

炮响后,革命党率众即发难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诸处。袁世凯则命禁卫军第四标由西直门进攻西华门,同时命其长公子袁克定率兵三千攻取东华门。

此前,革命党人陈涛、邝摩汉、王振汉、易宣等由武昌、沈阳先后到津。邝摩汉、王振汉很快转赴北京。

陈涛,出生年于一八八四年,早年就学,后到湖北沙市,投身清军巡防营,并加入共和会。一九一一年,参加武昌起义,任某部参谋长,率部与清军多次激战。

一九一二年一月三日,与王金铭、施从云等在直隶(今河北)发动第二次滦州起义,任前敌指挥使兼军事参谋长。后被清军包围,突围后退守昌黎。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邝摩汉,字振翎,清光绪十年十月十二日生于寻乌县留车乡黄羌村,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成绩优异。

高小毕业,进南昌宪兵学校读书,并输送到日本深造,留学于早稻田大学。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同盟会。

清宣统三年(1911)回国,参加武昌起义,后被派到直隶发动起义,失败后投身教育事业,任国立北京政法大学教授。

在北京期间,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五?四”运动。民国十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教育战线,致力于研究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民国十六年后,先后出任武汉中山大学教授,经济科主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北京文化大学教务主任,南京文化学院副院长等职。

著有《黄埔丛书》、《石溪集》等书。在北京期间,培养在京求学的刘维锷、邝才诚等,引导他们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并且倡导创办革命刊物——《寻乌》杂志。

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北京任教期间,被人投毒陷害致死,时年四十八岁。

其余诸人不详。

当晚,革命党人践汪兆铭与袁世凯之约,准时集结于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计划兵分三路进攻天安门、东华门、西华门。

十时,准时炮响,而袁世凯所说禁卫军第四标,及其子袁克定率领的三千人只影未见。

倒是军警早就布网以待,捕去革命党李汉杰等十余人。高新华、陈雄不愿被俘而自杀。

不少人悲愤地说:“袁世凯、汪兆铭果相济为奸,以杀我北京革命同志矣。”

这一次很明显是袁世凯对革命党人玩耍的阴谋活动。

汪精卫是其同谋还是被蒙骗,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此事没影响汪精卫和袁世凯的关系。从哪以后,汪精卫仍全心全意的维护着袁世凯。

京(北京)津(天津)保(保定)同盟会支部负责“库藏”的女同志杜黄,曾在一次报告中道出了汪精卫地作为。

她说:“本支部部长(汪精卫),固主张以政治手段推翻清帝者,彼于同志之活动,军警之联络,枪弹之购置,向不措意。库存手枪、子弹因年代久远,子弹大多不合手枪口径,所以不能用。”

支部军务部长吕超和汪精卫也有过争论,吕反对“政治手段”,指出:如果“役于清帝之臣仆”(指袁世凯)接替清帝的军政大权,那就和“父死子传、兄终弟继”无异,根本不是革命。

吕超还曾制定京畿革命计划,准备联络近畿各军中他的陆军同学,发动起义,以倾覆袁世凯。

由于汪精卫的干预和反对,吕超的京畿革命计划无法实行。

武昌首义成功后,北方的革命党人,曾请求湖北方派员指导北方的革命。湖北军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派出胡鄂公等人前往。

胡鄂公(1884—1951),原名荣铭,字新三,号南湖,生于南五洲胡家祠堂(原属江陵)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少失父母,靠亲戚抚养,并读私塾,常得塾师周济。早年曾参加其兄胡荣珪领导的澧洲、华容、公安的洪门起义,失败后回乡务农。

一九零六年入郝穴预备中学堂学习,时逢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他与同学熊德山、宁郭开、钱铁如等二十余人结为辅仁社,任社长,宣传革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