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4. 第九百四十二章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兴教化
设置

第九百四十二章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兴教化(1 / 2)


“文王造周大伯创吴革化戎夷不因旧俗……”

“佛法垂化或因或革清信之士容衣不改息心之人服貌必变……”

“以中夏之姓效西戎之法下弃妻儿上废宗祀悖礼犯顺曾莫之觉弱丧忘归孰识其旧?”

林灵素站在殿内侃侃而谈。

李彦打量这位丰神如玉的道人第一印象是:“颜值属性好高怕不是有近40点?”

此世颜值与魅力挂钩高颜值的人一见就能让旁人生出好感而林灵素到了一见面就能令普通人生出高山仰止之感至今所观之人最是不凡。

而这位“金门羽客”所言也极具扇动力。

林灵素并不分辨道佛两教法门哪个高下而是从风俗上面入手。

他提及古时周文王建造西周大伯建立东吴都是改革四方夷狄的风俗而不会把夷狄的旧俗带进华夏的传统中。

反观诞生于西域的佛法则在华夏落地生根起初也加以变革以适应当地的情况但渐渐的则开始影响华夏之民。

对自身传承有自信心的人衣冠不会改变文化不会动摇没了华夏信仰的人服貌随之变化文化随之变更。

最终变乱自身遵从夷狄的教法对下抛弃妻子儿女对上荒废对祖宗的祭祀偏偏还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了勇气志向到了最后还能否认得自己的根是什么模样?

李彦一听就知道是《夷夏论》的观念。

佛道之争早在千年前就有了最早见于东汉中天竺人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那也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土已经与道教产生争论;

等到了西晋道士王浮着《老子化胡经》言老子在天竺乘日精进入净饭王妃净妙腹中出生后自号释迦牟尼建立佛教并开始对印度人实行教化释迦牟尼不过是老子的一个化身。

再到南北朝道士顾欢作《夷夏论》依旧称佛为老子化身佛道二教互争短长正式展开“夷夏之争”。

老恩怨了。

官方正式停止论战是武则天时期下令禁止佛道互相攻击规定“自今僧人及道士敢毁谤佛道者先决杖即令还俗。”

武则天反正是两者都用佛教为她登基的正统背书道教则为她炼丹抓狐皆有信奉。

而唐朝之后到了宋朝佛道再次争了起来。

早在真宗朝时《老子化胡经》就又兴盛后来又衍生出老子八十一化其中还有老子化身摩尼图这个“摩尼”不是别的正是摩尼教的“摩尼”也就是明王真要按照那个说法跟在师师身后的明王都是老子所化老子也够忙的。

所以历史上林灵素灭佛是有时代背景的宋朝的统治者信奉道教到了一定程度再出了他这么一个人物才会推动了这件事的发生。

现在林灵素面对的是新朝新皇顿时只字不提老子化胡专讲正统传承。

配合上他的样貌风度就算是再平平无奇的话都能让人觉得有理更何况这番言语本身也有一定的道理再加上新君立朝总喜欢追求正统正是投其所好。

但李彦只是听听。

他想要的并非佛教融入后所产生的种种矛盾而是解决的办法。

提出问题是一件好事但提出问题后能加以解决哪怕是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才是真正值得重用的人才。

而很多时候提出问题后不仅没有解决的办法反倒是越做越糟比如历史上的那次“宠道灭佛”。

如果林灵素提出的还是类似的法子就可以由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等到这位的夷夏正统论说完李彦发问:“如道长所言若有这种种弊端如何改之?”

林灵素从袖中取出一物:“入京得闻龙章凤篆贫道的浅见早已抛之脑后正胡佛之策全在其上。”

内侍呈上李彦翻开目光一亮:“洒脱飘逸大气自然好字!”

然后又莞尔一笑:“内容一字未变将《僧侣考选详规》誊写一遍道长所见便是如此?”

林灵素道:“君上聪明神武天纵之资惩宋政废弛治尚严峻诏诰命令词怀济世安民之心洞达物情之念贫道拙见所差远矣自当依法然……度牒巨富利利相护恐各地多有欺瞒之举!”

理论讲完吹捧的同时开始转为实际。

原着里鲁智深怎么上五台山和大相国寺当和尚的就是靠的一份度牒。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