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谈话就没什么营养了。
李晔穿越而来,怕露馅,说话藏着掖着。
杜让能也是藏十说一。
两人云里雾里的又说了几句话,杜让能才告辞离去。
压根儿就没提眼下三镇兴兵犯阙之事。
送走杜让能,李晔内心纠结无比。
他原本的想法是投奔李克用父子得了,省着自己折腾,还不一定有好结果。
但今日跟杜让能一番谈话之后,又有些摇摆。
投奔吧,关键李克用父子也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就算李存勖肚量大,能接纳他,但他手下的骄兵悍将呢他自己都把自己玩死了,能保证自己安全就算自己知道历史进程,但能保证每一次兵变之后的当权者跟自己友好不确定因素太多,自己活到那个时代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不投奔吧,这条路太凶险,孤军奋战,太辛苦了。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前世李晔就不是一个上进的人,否则就不会做了五六年的销售,每月还是五六千的工资。
不过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杜让能。
深藏不露的牛人之一,也不知昭宗是怎么搞的,对他视而不见,反而听信张浚之流。
叛军最先到来的是镇国军节度使韩建的八千军,没办法,他离长安最近。
不过他也不傻,只在长安城东门堵着,也不着急进攻。
李晔本想趁敌军立足未稳,让神策军出击,但刚一开口,就被神策军左神策指挥使孙德昭借口兵备未足顶了回来。
神策军的情况,李晔也是知道的,本就没什么战斗力,又被李存孝李克用先后击败,基本上是废了。
剩下的残兵败将不顶用,战斗力绝对跟不上韩建的八千镇国军。
镇国军名字倒叫的好听,却不是镇国,而是乱国
三日之后,邠宁节度使王行瑜率一万多军堵长安北门。
一日之后,李茂贞率领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西而来,凤翔距离长安也就三百多里,骑兵不要一天就能兵临城下,步兵三天差不多了,李茂贞故意拖了五天,就是要给唐廷压力。
长安终于被十万大军团团围住。
李晔望着四面八方如潮水般的敌军,心中震撼无比,开始担心长安守不守的住。
其实答案他心中有数,绝对守不住的,神策军靠得住就有鬼了,主要是神策军跟自己不是一条心。
好在李茂贞没急着进攻,放眼天下,长安城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坚城,就算能打下长安,李茂贞也得磕掉几颗老牙。
兵力就是他们这些藩镇的命根子,任何实力的损耗都是致命的
李茂贞作为一方枭雄,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他要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李晔放弃抵抗。
但深知历史走向的李晔怎会投降
朱温能容忍唐廷的苟延残喘,但绝对不会允许李茂贞和唐廷的整合。
李克用也不会坐视李茂贞在关中坐大。
这不符合各方大佬的利益。
想通这些,李晔就不再担心了,只要自己不被李茂贞劫持就行了,真打起来,各方大佬都会来调停的,这跟后世的国际政治是一个道理。
但所有的前提就是神策军能扛住藩镇联军的前期攻城。
城破了,什么都不用说了,平衡打破,大佬们只能武力干涉。
这也是李晔穿越而来最大的考验。
咚c咚c咚
雄浑的战鼓响彻大地。
李晔还是第一次亲身感受古代战争,只觉得热血上涌。
不过他身边神策军的热血绝对没有上涌,一脸的灰头土脸,还未战,气势上就输了。
幸亏李茂贞只是试探性进攻,测试一下长安城守军的意志。
这个时代没有火炮,想攻破长安只能用人命堆,哪怕神策军守城意志不坚定,也够李茂贞喝一壶了。
所以丢下上千具尸体后,李茂贞就退军了。
不过神策军损失也大,差不多有八九百。
整个过程李晔都是亲眼所见,若不是他这个皇帝坐镇西城门,弄不好神策军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