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好似才想起三人还跪着,连忙还刀入鞘,“快,快起来,随我进厅里坐着说话!”
长宁宫里,张宁见到张宝派来的信使欣喜不已。
另一边,李汗青回了书房连忙让人叫来了何旺,先让何旺为他读了张宝让人带来的书信,又口述了一封回信让何旺代为写了。
以他的文化功底来看,这个时代的文字又是繁体字又是通假字……着实搞得他有些头大,没有学习的兴致,所以在新铸的每一柄苗刀上,他都让工匠铸了简体铭文——“致太平,共勉之”!
待何旺写好信离去,他立马又让人去叫钟繇,稍一犹豫也让人去叫了波才。
钟繇、波才联袂而至,李汗青便将张振带来的消息都转述给了他们。
钟繇听罢神色凝重,“大帅,冀州黄巾军一败,不出半月,汉廷必将调集重兵奔南阳来!”
波才虽然神色黯然,也强打起了精神,“大帅,从督军司汇报上来的情况来看,绝大对数将士都是支持进军益州的,此事宜早不宜迟!”
李汗青却无奈地摇了摇头,“此事关系至巨,容不得丁点儿失误,在张快他们带回确切的情报前,不可轻举妄!”
说着,他突然话锋一转,“地公将军虽然没能守住下曲阳,却是奔并州去的,只要应对得当,应该还是能闹出不小的动静,所以,本帅打算尽量给他一些支援!”
波才顿时精神一振,“大帅英明,正所谓唇亡齿寒……”
钟繇却轻轻地插了一句,“可是,此去并州千里迢迢,便是大帅有心施以援手……也是鞭长莫及啊!”
波才不禁笑容一僵:是啊,便是大帅有心,也鞭长莫及啊!
李汗青却展颜一笑,“本帅自有打算!”
虽然张宝在信中的言语颇有些托付后事的意思,但李汗青却在回信中跟他大谈特谈游击战术,后面还多有鼓励之辞。
他相信,有太行山作为依托,只要张宝能把他的话听进去,坚持个三五年不是问题,若张宝真有些本事,借此东山再起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除此……
见波才、钟繇都满脸疑问地望着自己,他也没有卖关子,“我准备将苗刀的铸造技艺和双手刀法教给信使,有了如此利器,多少也能为地公将军添几分助力!”
一听这话,波才顿时眼眸一亮,旋即却又有些担忧,“大帅,如此利器……”
他自然希望李汗青能帮张宝一把,但他也见识过苗刀和李汗青自创的双手刀法有多厉害,若将如此利器倾囊相授……
事到如今,他如何还看不清形势:即便黄巾军真能推翻汉庭,那也只会是李汗青的黄巾军,说不准往后还要和张宝兵戎相见!
若真有那么一日,此刻把如此利器倾囊相授,将来岂不是自食其果?
他和张角固然师徒情深,但李汗青待他也不错!
钟繇也张了张嘴,却是欲言又止。
他自认比波才更了解李汗青:只要李汗青生出了某个念头,便没人能将它扑灭,作为他的麾下,能做的只有尽力为他查漏补缺!
自东出雉衡领到如今,那一个个大胆到有些疯狂的作战计划就是很好例子,每一个计划都是李汗青提出来的,而李汗青每次叫他去参详都只是问他如何才能将计划变得更完善,却从来都没有问过他在他看来那些计划可不可行!
果然,李汗青笑着打断了波才,“波帅多虑了,既同出一脉,能帮的自然就要帮一把!”
又不是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可没想藏私!
于是,第二天一早,李汗青便亲自带着张振三人去了冶铁作坊,亲自为他们演示了苗刀的铸造工艺,直让张振三人感激得当场就要下跪。
他们已经在张宁那里见识过苗刀的厉害——就他们那佩刀,拿去和那苗刀硬磕,一磕一个崩口。
李汗青此时竟然要将苗刀的铸造技法传授给他们,怎能不让他们感激不已?
都是在刀光剑影中求活的军汉,能得一柄如此利器便等于多了半条命啊!
不过,这还没完,李汗青演示完铸造苗刀的工艺后,又赠给了他们每人一柄小苗刀,还让他们为张宝带了一大一小两柄苗刀。
忙完已是黄昏时分,李汗青却告诉他们,“这苗刀必须配合一套双手刀法才能将威力完全发挥出来,你们就在宛城再呆一天,明日本帅便将刀法教给你们!”
一听这话,三人顿时齐刷刷地跪了下去,“李帅大恩……”
多体贴的李帅,多仁义的李帅……这一刻,他们都不知该用什么言语才能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情了,只想着回去一定要将李汗青的善意尽数转达给自家将军!
张振三人又在宛城呆了一天,学会了李汗青自创的那一套双手刀法,这才带着李汗青的礼物和满心的感激匆匆地踏上了归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