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到年底, 京城就越冷。
过了元旦没几天,就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早晨起来朝窗外看去, 银装素裹,一片洁白,美丽极了。
苏锦绣披着棉袄趴在窗台边, 忍不住的感叹:“真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啊。”
犹记得上辈子京城到了冬天也会下雪, 但基本她还没醒来,就已经被环卫工人清扫干净了, 每次走在路上, 看见堆积在路边的雪堆, 都是脏兮兮的,哪有此时的洁白。
那时候真想看雪景,还得往东北的乡下跑才行。
宋清华听到她念叨也躺不住了, 连忙起身穿上棉衣:“下面院子里肯定全是雪, 我先去铲一条路出来, 省的『奶』『奶』出门容易摔了。”
苏锦绣一听她这么说, 也连忙去换衣服:“你下去让『奶』『奶』别急着起了,今天我做早饭。”
“你会么?”宋清华的手一颤。
他可没忘记苏锦绣说自己厨艺不好的事情。
苏锦绣:“……虽然我会的不多,但是冲鸡蛋茶,热窝窝头我还是会的。”说着, 忍不住咳嗽一声:“就是你得给我把炉子着一下, 我不会弄那东西。”
“……行吧。”
宋清华回答的有点迟疑,他实在想不起来,热窝窝头除了燃炉子烧水外, 还有啥需要做的。
“行了,你赶紧下去吧,我看见小严都过去了。”
“知道了。”宋清华连忙跑进浴室洗了脸刷了牙,然后就下楼去找铁锹去了。
苏锦绣见宋清华走了,才跟着进浴室洗漱去,等下了楼,宋清华正蹲在两个炉子边扇扇子,火已经起来了,这会儿烧的正旺,只是里面的蜂窝煤没着透,所以宋清华还在卖力扇着。
苏锦绣拿了两幅线手套,一副递给宋清华,一副则是送给正在铲雪的小严。
“天冷,戴上手套吧,别冻着了。”
“谢谢嫂子。”小严有些羞赧的接过手套戴上,然后更是卖力的铲雪。
等炉子彻底着了,宋清华帮着把炉子拎回厨房:“水已经给坐上了,窝窝头我也给放进箅子里了,你记得等会儿看着点火,等热了把这个塞子给塞上就行了。”
苏锦绣:“……”
一把抢过塞子:“行了我知道了,你快去帮着铲雪吧。”
宋清华拿着铁锹,十分不放心的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等他走了后,苏锦绣才环视了一下厨房,然后就看见小严早上刚拎过来的菜篮子,小严是宋征军的警卫员,他不仅要负责保护宋征军,还要帮助宋征军照顾家庭,比如这买菜,基本都是小严早起去看看有什么供应,类似于肉和鱼之类的,都是提前沈燕说好了,他买了第二天负责送过来。
苏锦绣掀开上面盖着的笼屉布,只见里面放着一块猪蹄,还有两根排骨。
宋征军年纪大了,前些年又亏了身子,所以沈燕会经常给他煲汤,什么萝卜排骨汤啦,花生猪蹄汤啥的,都是很滋补的汤,他们小夫妻俩也跟着喝,这才结婚没几天,苏锦绣都觉得自己跟着长肉了。
又看了看其它菜,就还有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已经冻的梆硬了。
“绣儿,水热了。”突然,窗户被敲了两下,传来宋清华的声音。
苏锦绣连忙转身去拿蒸笼,掀开盖子看了眼,箅子上的窝窝头早就放好了,将蒸笼放在锅子里,盖上盖子,然后就无所事事了。
苏锦绣:“……”做早饭这么容易的么?
“除了窝窝头我要不要再煮点粥啊。”苏锦绣一边嘟囔着,一边拿着碗去淘米。
因为沈燕喜欢喝稀粥,所以苏锦绣只拿了小半碗的米,淘洗干净后倒进锅里,紧接着就有些犯难了,该放多少水才对呢?
“一碗米,三碗水,一碗米,三碗水……”
一边念叨着以前周玉竹教她的话,一边用瓢舀水倒进碗里,然后再倒进锅里,用这种精确测量的方式,开始了她人生第一次的独立煮粥之旅。
不得不说,炉子真是个好东西,若还是大锅灶的话,说不定苏锦绣就彻底躺平了。
问就是不会,爱嫌弃就嫌弃吧。
将另一个炉子坐的水拿下来,将粥锅放上去盖上盖子,苏锦绣这才拎着水壶去沈燕房里。
这会儿宋征军已经起来了,沈燕因为宋清华说他做早饭的缘故,只披着棉袄坐在床上,腿上还搭着被子,一边指挥着宋征军:“就在那条秋裤下面,你看见没……你眼睛有啥用啊,对对,就那儿。”
宋征军顺利的找到了袜子,刚穿上就听见了敲门声。
“『奶』『奶』,我能进去么?”
沈燕连忙应了一声:“哎,等会儿,我来开门。”说着伸手打了打宋征军的胳膊:“快把衣服套起来。”
宋征军只好赶紧的穿衣服。
终于穿好了衣服起身去开门,就看见孙媳『妇』拎着水壶站在门口,笑着和自己打招呼:“爷爷,你起了啊,我拿来了热水,正好洗脸。”
“欸欸,好好好。”宋征军平时都是沈燕伺候的,突然享受一把孙媳『妇』儿的孝心,还真有点不习惯。
有些僵硬的看着苏锦绣给他倒了水,然后端起脸盆就往外走:“我看外面雪不小,就到外面去洗了。”
房间里只剩下沈燕和苏锦绣两个人。
“别理他,你咋来了?”
“我拎水过来给『奶』『奶』洗漱啊,外边儿天冷,『奶』『奶』今天没事儿就别起床了,我热了窝窝头还煮了粥。”苏锦绣放下水壶:“我去再拿个盆来。”
说着,也不等沈燕反应,便直接跑出去了,不一会,就拎着一个新脸盆过来。
“咋用这个盆呢,这可是你们结婚的盆,快收起来留着你们自己用。”沈燕一看盆就急了:“别倒水啊,你到那个写字台下面的柜子里看看,那里面还有个备用的盆。”
苏锦绣愣了一下,看老太太是真的急了,只好去找那只备用的盆。
等找出来,才投了洗脸巾,让沈燕先刷牙,再洗脸,等洗完脸,苏锦绣还不忘掏出雪花膏,抠了点细细的给沈燕抹上。
“哎哟,这雪花膏你用就好啦,还给我这老婆子用,我用蛤蜊油就挺好。”
“都抠出来,『奶』『奶』就抹上吧。”
苏锦绣一边为她抹雪花膏一边不好意思的说道:“『奶』『奶』,我不会做饭,你教教我怎么煲汤吧,『奶』『奶』煲汤这么好,我学会了,以后也能煲给清华吃。”
“你要学煲汤,哎哟,那可好,只要你愿意学,我啥都愿意教你。”沈燕一听顿时高兴不已。
学了给自己孙子煲汤吃,她能不高兴么?
等沈燕洗碗脸,再回到厨房的时候,粥已经沸了好一会儿了,宋清华正拿着勺子搅着,旁边的地上有水渍,显然刚刚已经漫出来了,苏锦绣连忙凑过去,紧张的问道:“粥没事儿吧。”
“没事儿。”宋清华舀起一勺又淋下去:“米已经开花了,出油就能喝了,你先冲一碗鸡蛋花拿两个窝窝头让爷爷先走。”
“欸。”苏锦绣连忙弄了鸡蛋茶,拿着窝窝头给宋征军送去了。
等宋征军走后,那粥才算是出了油。
美滋滋的喝了碗粥,苏锦绣才坐上宋清华的后座,两个人去上班了。
因为到年底了,苏锦绣虽然今年不再出新连环画,可她现在是宣传委员,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工作,有些上面的政策思想也需要及时的传递给下面的工人们。
厂子里是有广播的,苏锦绣申请了广播室的使用后,就将一些政策编成小故事,趁着中午工人们吃饭的时候,做了个电台节目。
纺织厂的广播站里是有不少磁带的,而这些磁带的内容多是一些红·歌。
苏锦绣没像以前广播站的那些播音员只是单纯的播放音乐,而是灵活的运用暂停键,她放歌放到一半,会穿『插』一些小故事,宣传政策,到了节目末尾,她特意用广播朗读了一位一线工人的感谢信,朗读过后,苏锦绣表示欢迎工人们写信来广播台,她会挑选着朗读。
自从纺织厂出了电影后,就好似一下子点燃了大家创作的热情。
不到一个下午,工会就收到了不少来信,苏锦绣拿走了一摞,还有源源不断的信涌进来,搞得工会一下子成了信的海洋。
没办法,苏锦绣只好托门卫钉了个投稿箱,挂在食堂的门口,表明每天早上会来收信,工会这才轻松了些。
可纵使如此,工会还是热闹不已。
“哎呀,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出电影儿的时候呢。”生活委员林委员捧着茶杯忍不住的感叹道。
“是啊,想我们工会前几年宣传政策,哪一次不是强迫她们坐下来听啊,还是头一回这么热情主动呢。”另一个张干事也赶紧喝了口热茶:“我可忙了一早上了。”
“苏委员能干呗,要么说,还是得脑子好,不然的话,谁能想到广播台还能这么用啊。”那里平时都不咋使用的,顶多领导开会的时候,会搬出来用一下。
“是啊,这广播听着有意思,我刚才还看见一个求处对象的稿子呢,就是没署名,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投的。”
“管他谁恶作剧,反正这稿子可不能播。”
“嗯呐。”
这边工会大办公室里各个忙的喜笑颜开的,另一边的庄『主席』也在表扬苏锦绣:“广播台这个事做的不错,我看着你的方法还是很新颖的,不至于枯燥无聊,前几年宣读政策的时候,下面的女工们还有带着棒针织『毛』衣的。”说道这里,庄『主席』就忍不住的生闷气。
他亲自宣读政策居然还嫌无聊。
“可能是她们听不太懂,所以就干脆干其他活了。”
“你看,以后这广播台能一直开着么?”庄『主席』这才说出自己的主要目的。
“可以是可以,就是我还要画连环画,可能没时间……不如改成每周一次?”
“也行,次数和时间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从年后就开始。”
莫名接了个活的苏锦绣立刻立正:“行。”随即又连忙问道:“到时候我要是实在忙,能选其他人去带班么?”
“这个你自己把握好了就行。”
“那庄『主席』我先回去工作了。”得了准话的苏锦绣就转身准备离开,谁曾想,还没来得及出门牛厂长就带着一群人涌了进来。
牛厂长看见苏锦绣,顿时一笑:“哟吼,小苏刚好在呐,这倒是巧了。”说着,他就对着身边的人说道:“这位就是连环画的作者苏锦绣。”
“你好,我是京城出版社的编辑赵成。”
那男人推了推眼镜,对苏锦绣伸出手:“我这次过来是和你谈一下连环画出版的事宜。”
京城出版社?
苏锦绣一愣,心说这名头可真够大的。
要知道,哪怕是在几十年后,京城出版社都是整个出版业里面的龙头,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和其他几家省级出版社都是国家出版社,在其他出版社还会出版一些教科书的时候,京城出版社几乎就只出版党内刊物了,可谓是相当严谨又有『逼』格的出版社啊。
没想到,这个出版社居然要出版她的连环画?
妈呀,这以后会不会成为绝版啊,不行,等真的出了初印版,她一定要买几套收藏一下才行。
“你好你好,赵编辑。”这样想着,苏锦绣对赵成一下子就热情了起来。
庄『主席』则是站起来张罗:“别站着了,都坐吧。”
等他们都落座了,十分有眼力见的赵秘书已经殷勤的拿着杯子给他们泡茶了,苏锦绣被拉着坐在旁边的一张长凳上。
赵成其实也是临时接到通知才过来的,毕竟年底了,编辑部是真的忙。
不仅要负责审稿,还要负责刊印一些党纲,下发到各位党员同志手里,让他们看看今年一年的总结,还有明年的规划,其中还有几位智库写出来的对国外一些国家的时事评论,都需要及时审出来。
可这个时候,他居然接了一个连环画的任务,而且还是内部直接下达的任务。
起初他是不情愿的,可在路上的时候,他翻出连环画看了两本,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上面突然会有这个任务下来,因为扫盲。
自从建国之后,国家就一直致力于扫盲任务,可问题是,城市里读书的孩子多了,农村的孩子们却仿佛还没意识到知识的重要,在几年之前,走访的官员发现许多孩子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学习。
这些年,知青下乡,按理说能够给那些孩子扫盲。
可偏偏,文盲率依旧居高不下,这让上面的这群人都很忧心。
如今有了这部连环画,立刻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发现自己曾经的想法还是狭隘了,无法勾起孩子的兴趣,又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学习呢?
等明白了上面的想法后,赵成一下子就心甘情愿了起来,不得不说,这些连环画还真挺好看的。
他将上面的任务给说了后,就和苏锦绣商定稿费了。
毕竟苏锦绣不是党员,而是个普通工人,用了人家的稿子,总不能不给稿费吧,那不成了剥削者了么?所以最后就商议了稿费,画稿初版五块钱一张,前三万本不计费,后面再影印初版的话,就一本按一角钱的价格折给苏锦绣,这稿费算不上低了,要知道买一本崭新的连环画也才七角钱。
赵成谈拢了出版事宜后,便起身告辞了。
等他走了,苏锦绣才松了口气,倒是旁边的牛厂长和庄『主席』显得十分激动。
尤其是牛厂长,忍不住的拍拍庄『主席』的肩膀:“干的好啊,小苏真是个人才,还得谢谢钱芳,当初要不是她慧眼识珠,将胡春同志的工作让小苏接了,就得埋没这样一个人才了。”
“可不就是个人才么?你们来之前我才让小苏筹备做广播室呢。”
“这些日子中午的广播就是小苏搞得吧,很不错,我听了也觉得挺有趣的,要是能长期弄也很不错,丰富一下工人们的精神生活。”
牛厂长说话很有军人气质,嗓门大,手也喜欢挥舞,一副挥斥方遒的模样。
庄『主席』虽然也是当兵退下来的,看起来倒是比较文质彬彬了:“确实,自从小苏进了工会后一系列的宣传后,下面工人的精神面貌确实有了不小的改变。”
由于两个人都是部队出身,反倒是很有共同语言,丝毫没有别的厂子,工会和厂委是两个派系的事情发生。
苏锦绣也很高兴,自己来的纺织厂高层居然这么和谐。
只是这份高兴没高兴多久,就被狠狠的打脸了。
苏锦绣手里拎着饭盒,整个人都要冻傻了,可前面的两个人居然还在说话。
说话的两个人是许山兰和纺织厂的副厂长孙副厂长。
因为牛厂长的强势,再加上工会『主席』庄『主席』的力挺,这位孙副厂长在纺织厂里就显得不太引人注目了,至少苏锦绣进了工会的这几个月,对这位副厂长的了解,也仅止于这位副厂长在外面联系生产线。
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没想到,这位副厂长才回来居然就和许山兰凑到一块儿说话。
她本来都准备下班回家了,走到半路,才想起来今天厨房里供应的是地三鲜,因为这道菜很废油,所以厨房很少做,所以苏锦绣都快出纺织厂大门了,又回头拿着饭盒去打菜。
也就这么一来一回的功夫,纺织厂里的工人们就少了一大半。
因为害怕宋清华在外面等急了,干脆抄近道,从纺织厂着名的小树林里穿林而过,没想到,刚进小树林没一会儿,就看见许山兰正和孙副厂长凑一块儿说话。
以她敏锐的嗅觉,以及强大的趴墙角天赋,她顺利的蹲在了那一群芭蕉树后面,也顺利的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声。
“我才走了几个月,那个工会的宣传委员怎么回事?”
原本苏锦绣都觉得有些无聊了,突然听到孙副厂长提到了自己,语气还颇为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