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学医救不了大汉朝
  4. 10、洛阳诸事
设置

10、洛阳诸事(2 / 2)


到底是哪里的天下尽知汉鼎已移,他的临时房东还在一直琢磨着精进业务投上司所好好加官进爵,他的族内长辈亲友,他交好的那些同郡年轻士子,顶多也就愤懑几句朝中奸佞横行以至蒙蔽天子,哪有那么多真正胆大包天的人会想到、会直言大汉要完!?

到底他是穿越者,还是戏志才是穿越来的?

张易绷着表情看了看左右,欣慰的发现离他们最近的仆从也在十几丈外的另一头廊下。

“子恒?”

“志才兄,慎言……”张易心累的正想劝对方几句,却听到一声响彻洛阳的沉闷钟声突然自南宫方向传出。

钟响一声,是朝廷大朝结束的标志。

被钟声打断了对话,张易和戏志才两人面面相觑,倒是谁也没有继续刚才那个话题的意思。张易是本来就想让戏志才闭嘴,戏志才则是已经通过张易的反应摸清意思,得到了满意的反应。

沉默了一会儿,戏志才重新放松身体歪到席上,向张易推了推他带来的含桃:“你这次来的还是不巧,公达回来以后怕是不会有多少心思招待你,我是改日再为你二人介绍还是如何?”

张易想也不想的摇头:“择日不如撞日,况且我也想知道这次朝中又发生了什么。”

虽然自进洛阳后戏志才就一直说要介绍他和荀攸认识,但他们的时间还真没凑在一起过。荀攸为黄门侍郎,专门负责侍候天子笔墨、传达诏令,就算当今不是什么勤政天子也忙碌的很,而上回他休沐的时候,张易正在瞻仰城外太学讲堂前的熹平石经,难得这次朝会早散。

汉廷五日一朝会,据张易在崔宁那里听到的说法,几乎次次都要到日昳之时才能结束每次的朝会,散朝后官员各自归家,张易倒是真的很好奇现在南宫中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荀氏别馆正在洛阳内城比邻两宫极近的开阳闾里,张易和戏志才两人没等多久,便听到了正院传来的动静。

*

“这位想必便是志才这些日子里经常提起的子恒贤弟,在下荀攸,颍川人氏,可称呼我字公达。”

一回家就听说在自家客居的戏志才有人拜访,又见对方携着一个颇为俊秀的年轻士子从侧院过来,对他行礼,荀攸立刻明白了陌生士子的身份,敛容回礼。

“公达兄长。”

张易对荀攸有所耳闻,但更多的不是源于荀攸自身而是颍川荀氏和王佐荀彧的名声,此时观察了几眼,却有些疑惑对方的声名所在——但凡才智过人者,无论古今,或内蕴精神,或气质出众,总能让人感到一点不凡之处,但他的眼前的荀攸……不得不说,看上去很普通,无论是面容还是举止都很普通。

不管怎么说,张易早过了凭借外表评价一个人的年纪。他安静的听着戏志才询问对方朝会早散的原因,跟在两人身侧回到堂中。

“今日朝会,陛下震怒,因而提前结束了听政。”荀攸回答着戏志才的问题,不急不缓的在席上坐下。

“天子震怒所为何事?”

“大将军何进与常侍蹇硕争执不休。”

“他俩这次又是为什么争……”戏志才皱起眉头,突然敲了敲桌案,“西园军?”

“是,陛下决意组建新军,设八校尉,其中上军校尉统帅天下兵马,位于大将军之上,属意由蹇常侍任职,大将军何进不服。”

呼——

听完整个前因后果,坐在一旁的张易忍不住悄然长出一口气,不是因为戏志才和荀攸的对话内容,而单纯是因为他们的对话——

荀攸这种、这种问一说一的方式,还真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才是。要说蠢笨,他精准又完美的回答了戏志才的每个问题,不漏一点,也不多泄露一句;要说机智,他这样慢吞吞的应对听着就让人觉得木讷,替他着急!

不过张易算是看出来了,这位荀家子弟远不像他看上去那样普通,指不定就喜欢看别人替他着急又干不掉他的样子。

张易运气的时候,戏志才和荀攸的对话还在继续,戏志才已经半倾半倚在了案几上,荀攸却还是坐得端端正正。

“既有八校尉,其他几个校尉又是何职,选由何人担任?”

“中军校尉由袁家公子袁绍担任,下军校尉为鲍鸿,典军校尉是故太尉曹嵩之子曹操,左校尉夏牟,右校尉为你我同郡的淳于琼,助军左校尉和助军右校尉还未有提及。”

啧啧有声的掂量了一番这些个校尉的来历,戏志才摇头长叹:“当今天子也太过专宠宦官。”

“何大将军也是这么说的……何事?”看到匆匆而来的仆从,荀攸停下言语。

仆从入内一拜,递上一张请帖:“荀君,这是何进大将军派人送来的帖子,来人现在就等在门外。”

堂内安静了一瞬,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到那张帖子上。

荀攸接过帖子打开,慢吞吞的看了眼,敛袖起身朝张易、戏志才两人行礼致意:“大将军邀我尽快去往将军府一行,说是有事相商。我眼下立刻得应邀出门,却是不能再陪同两位了。”

“且去且去,本来就不用你多作陪。”

戏志才挥挥手权做应答,张易却没法像他那样无谓,拿出了从小到大最标准的礼仪教导才和荀攸互相拜过,目送他带着仆从匆匆出门。

看着荀攸的背影,张易有些不解:“无论何大将军筹谋的是什么都很难成功,荀兄何必要应邀呢?”

“何进是他的举主,他若不去,有失情面。”戏志才撇撇嘴,又爆出一个张易不知道的消息。

张易恍然,除非征辟不就,举主和受其征召、受其举荐入朝为官的人确实一般都会被默认为是联系紧密的同党人士。

“别管公达了,他看着憨,其实能让人被他卖了还替他说话。”

戏志才回到屋内,找了几片木牍将对方刚才说的一串职位和人名写于其上,盯着呵呵笑:“若是蹇常侍真能坐稳这个上军校尉的位置,天子怕是就该着急了。”

张易不接他的话,看了会儿木牍,提起刚才荀攸的一句话:“故太尉曹嵩,此人是出了什么事吗?我记得他才继任太尉一职不久。”

“不知道。”想了想,戏志才摇头,“曹家的府邸离这里不远,既然其子曹操还能当这个典军校尉,想来不是什么大事,或是战事不利,或是天子想多挣点钱。”

这种语气……也就是说,戏志才现在还不是曹操的谋士。

张易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按捺住自己刚才脑子一热跑出的爬曹家院墙、投西园军当兵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别的不说,面对这种人精,若是不能在见到对方前收拾好自己瞻仰奇观的心态,他一定会被先一步整个收拾掉的吧。

主人离去,两人自然不好继续堂而皇之的待在主院,一前一后往侧院走去。

不得不说,荀家这座别馆建的着实不错,东西两院前后四进,各处都以长廊相连,间以一池清泉,花木错落有致,显然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