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说,时间是独立于世界且均匀流逝的。爱因斯坦则说,时间和空间有关联,质量和速度会将时间拖慢。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时间只能向前,无法后退。
如果李淳风把天地改成宇宙,把法则改成时间,告诉李大德他来到的根本就不是所谓一千四百年前的古代,而是另一段平行时空的话,后者或许就能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光,恍然大明白了。
这不是谁聪明谁愚笨的问题,而是先入为主的印象,让他根本就不信古人会有这样超前的宇宙观。况且当时这货满脑子都是真正的封建迷信想法,怎么能想到后世人眼里的大神棍居然是在给他讲科学?
这种误会短时间内怕是难以解开了,但李淳风离开前给出的肯定,倒是让他暂时放下了悬着的心。虽然多少还有些怀疑,却也没再苟得那般小心翼翼。
三天后,风尘仆仆的一行人出现在一处瑰丽雄伟的关隘前。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古人说在这里会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李大德回头望了望,别说是西都,毛都没望见一根,所以也并不觉得伤心。
“我果然是没什么艺术细胞。”
轻拉了拉缰绳,一行人放缓车马,向关下靠近。
三天时间,李大德的马术倒也似模似样了。起码可以独自坐于马上小跑一段路,而不用让人给他拉缰绳。
并不是某人天赋有多好,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于此刻挂在马鞍两侧的双边马镫。
隋末时期,马镫已经不算是啥新鲜事物了。不过这个时期的马镫多是单边,只挂一侧方便上马之用。大部分骑马的人仍习惯于靠双腿和缰绳控马。所以说马术好的人,那是真的好。
像李大德这种一跑起来恨不能两腿飞起的选手,要不是有马镫拦着,准会向风筝一般飘起来。用马三宝的话说,也就是驽马跑不快。若是换了战马,某人早摔死了。
不过李大德不在乎,只觉得这货是嫉妒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不满于自己卸了他的马镫。
雄关在前,离的越近便越能感受到那股压迫感。十几米高的关墙,看得李大德眼皮直跳。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他来到隋朝后遇到的第一个有完整城墙的关城。之前出大兴城的时候他还在棺材里躺着,根本没机会感受大隋西京的威严与繁华。倒是没穿越前,他还曾坐车路过一次山海关。当时也没觉得所谓天下第一关有啥雄伟的,远远看去就是个漂亮些的小城堡,搞不明白古代何以能靠一个区区关卡就阻挡外敌。
但此刻近距离仰望潼关,他就明白了。
潼关城严格说起来并没有多大,顶多就是个小城。但南面是峰峦连绵的秦岭山脉,北面又是渭水与黄河交汇的湍急天险,中间就这么一条宽不过数里的平坦地带。这在没有飞机汽车的古代,当真是华山一条路,根本没得选。
想想看吧,自河南入关中,要是不想走潼关,要么向北去绕黄河,要么向南去绕秦岭,哪一个都不是靠双腿能绕得起的。
脑补了一番如果他做主帅如何智取潼关的办法,李大德默然摇头。
这个年代,想象力根本就干不过生产力。
旁边马三宝夹着光溜溜的马腹与他并行,抬手指着关城笑道:“出了潼关不过数里就是风陵渡,等过了黄河,离世子的居所便不远了。”
“风陵渡?”
李大德张了张嘴,一副孤陋寡闻的土鳖表情,暗想那不是金老爷子编的么?
“我也是听人说,那地方埋着风后娘娘,所以叫风陵。不过谁也没见过风后娘娘的墓,别说是墓了,连个庙都没有。倒是黄河在那地方转弯,天好时能渡船,才渐渐聚起人来成了渡口。”
马三宝开口解释着,让李大德顿时有种涨了姿势的感觉。
两人说着话,带着众人当先入关而去。
彼时关中周围局势有些紧张,像潼关这样把守关中门户的要地自然也紧张了起来,入城盘查的很仔细。李大德一行人大都配了刀,即便是有李渊托人办的路引证明,也被守关兵丁盘问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