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穿越后她只想种田
  4. 6、第六章
设置

6、第六章(2 / 2)


“我看青山妹夫不是那样只要面子不管妻儿的,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分家了。娘……”

“娘,二嫂!”原来是浅娘醒了。

浅娘朦胧中听到了自家娘亲和二嫂的话,睁开了眼睛,说:“娘,女儿不孝,这么大了还让娘为女儿操心受累!”又说,“二嫂,您也别劝娘了,我们一家哪儿都不去,就住在这儿了。虽然没有以前的房子住着舒服,可日子过得舒心比什么都强。”

“浅娘!”沈青山从沈家老院把东西拉回来,刚进屋就听见了他们娘儿几个的一番对话,他对着徐氏和赵氏施了一礼,一脸愧疚地说,“娘,二嫂,劳您受累了!娘,您请放心,我把家里安顿好,明天就去一趟书铺子,把活计给辞了。以后就留在家里陪着他们娘儿几个了。”

“相公,你千万别这样,你该去书铺还是得去书铺,不能耽误了你读书。我们在家不用担心的。”

“浅娘,你听我说,我想好了。我本来也没有什么功名心,考不考得上举人本就无所谓,只是怕你觉得委屈,嫌我这个做人夫君的没出息。只要浅娘你不嫌弃,我巴不得一辈子陪在你们娘儿几个身边呢。”

沈青山走到床边看看又睡着了的儿子,又看着两个女儿,说道:“况且,养不教,父之过。两个女儿这么大了,我都没教过她们一天,平时都是你这个娘在管。小孩子长得快,转眼就大了,我也想多陪陪你,多陪陪孩子们。”

“浅娘,娘,你们放心,虽说我不去书铺了,却也不是从此放弃读书,一心种田的。我有打算,等安顿好了咱们再细说。”

原来沈青山性格内向,又一直读书在外,跟村里人打交道不多。村里人平时面对他,也都是带着对读书人的敬仰,拘束得很。没承想这次碰到困难,却是几个不怎么熟悉的村里人,二话不说,热心帮忙。

大连湖村因着地利,村民普遍过得去,有余钱的人家,也愿意送了孩子去读书。倒不全是为了做官出人头地,多是为了孩子们能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不干苦力活罢了。

无奈大连湖虽然环境优美,却到底是个小村庄,没人来这里开学堂。连教授蒙童的私塾都没一个。孩子想要念书,须得送到清河镇上去。

只是这样一来,花销还是小事,小孩子每天接送都是个大问题。孩子读书反而成了村里人最头疼的事情。

沈青山的想法是,辞了书铺子的活,在村里开一间学堂,不说要挣多少钱,主要是陪在妻儿身边就近照顾的同时,也能回报相邻。再者,他琢磨了一下,村里适龄的孩子也不少,如果开了学堂,应该有一大半的人家会把孩子送来。

就算按镇上学堂一半的标准收束脩,也和在书铺的月钱差不多了。况且教小孩子启蒙也不费力,他还多的是时间读书呢。

沈青山打定了主意,等安顿好了家里,就去辞工。

徐氏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是有成算的,也就不再多说,毕竟女婿愿意陪在女儿身边比什么都好。

思圆小朋友听得糊里糊涂,只知道以后爹爹都不会再去镇上了,又是一阵欢呼。

思宁也很高兴,本来她还怕爹爹会把一家子都带到镇上去住呢,这下可以彻底放心了,以后就在村里慢慢种田升级吧。

天色很快见晚,外面的活计也已经结束。厨房已经可以正常做饭了,院墙也已经起好,就差一扇门了,先用木板挡了一下。沈二郎家有现成的木头,他这几天回去赶一下工,先做两扇大门出来。

知道眼下沈青山家不方便,缺东少西的,几个妇人都已经跟自家男人回去了,也不让管饭。

金桂回家带着女儿莹莹又来了一趟,端了一大盆现熬的鸡汤,莹莹还端着一小筐馒头;老院那边,沈四姑和沈五姑一脸羞愧地送了半框油饺过来,看过小侄子之后就回去了。

王行敏夫妻二人已经趁着天还没黑透,回镇上去了。

一家子烧了热汤,凑合着吃了晚饭。

西屋里已经放了张大床,徐氏带着两个外孙女一起住,劳累了一天,也早早歇下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