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李纨红楼之晚韶华
  4. 164、第一百六十四回
设置

164、第一百六十四回(1 / 2)


赴宴回来,凤姐探春等人陪着贾母说了会话,便各自回房歇息去了。

贾母待众人去了,便打发人叫了贾政与王夫人过来,将东平王妃代周家求亲一事说了,末了道:“我瞧着周家不错,门第相当,周家公子年纪人品也都相配,不过你们到底是探丫头的父母,这桩亲事最后还得你们拿主意。”

王夫人心下忖度,周家根基深厚,虽没有爵位,周琼却是位高权重,若结了这一门显赫的姻亲,日后也能帮衬宝玉与贾兰,心中十分愿意,当下便忙笑道:“我的意思同老太太一样,觉着这桩亲事甚好,老爷怎么看?”

贾政沉吟不语,半日方道:“东平王府素与咱们交好,王妃既然亲自保媒,想来周家公子定然不错,只是到底是三丫头的终身大事,先前又因刘家一事受了委屈,这次万万不能重蹈覆辙,还得再细细打听才是。”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是正理,叫琏儿明日去打听打听。”

贾政从贾母房中出来,当即唤来贾琏,将缘由说了,道:“虽有东平王妃作保,终究不知这周家四公子为人秉性如何,明日你出去细访,打听明白了来回我。”

贾琏虽然有些为难,还是答应了,回到房中不禁发愁道:“周家位高权重,周大人这一房又极少在京中,我上哪儿打听去?”

周家长房虽在京中,然周家子弟行事甚是谨慎,极少结交权贵子弟,更不喜在外玩乐,他虽交游广阔,结识的却大多是些纨绔子弟,更搭不上话。

凤姐正拍着芝哥儿哄他睡觉,听了这话也不觉皱眉,低头思索片刻,忽然心中一动,道:“这周四公子不过比咱们二姑爷小两三岁,武将家的公子大多相熟,指不定二姑爷知道些内情,不如打发人去问问?”

贾琏听了大喜,忙点头道:“这主意好,明儿我便去问问二妹夫。”说罢当即写了帖子叫人送去冯府,请冯紫英明日一道吃酒。

冯紫英一见帖子心下不禁疑惑,不知贾琏是有何事,次日应邀而来,笑道:“昨日才吃了酒,大舅兄今日又设宴相邀,可是有什么事吩咐不成?”

贾琏听了这话顿时笑了,道:“妹夫这样爽快,我也不拐弯抹角了,今儿请妹夫过来,乃是有一事想打听。”

冯紫英不明就里,笑道:“舅兄想打听何事?小弟定然知无不言。”

贾琏便将周家求亲一事说了,末了道:“因不知那周四公子脾气秉性如何,老太太同老爷也不好应承,故令我向妹夫打听打听。”

冯紫英这才恍然大悟,抚掌笑道:“我道是何事,原来是为这个,舅兄可是问对人了。

这周大人未发迹前曾与家父共事,我们两家原先也时常走动,只是这些年周大人阖家都在粤海任上,不通音信,这才疏远了。”

贾琏听了大喜,道:“竟有这样的巧事,妹夫快说与我听听。”

冯紫英笑道:“若说这周湖公子,小弟倒也相熟,他虽长年随父在粤海,但每隔二三年也都会回京一趟。

前年周家老太爷仙逝,周兄便曾回京奔丧,我亦会过几次,越发出息了。”

贾琏忙问道:“那这周公子模样如何?脾气秉性又怎样?”

冯紫英笑道:“模样儿自不用说,比我强了十倍不止,更难得的是素性豪爽,虽爱舞刀弄枪,却也读过不少书,吟诗作对也不在话下,不过志不在此,才不曾去考科举,如今虽年轻,却已帮着周大人打理军中事务,极有才干。”

贾琏闻言,心下自是十分满意,笑道:“今日劳烦妹夫了,我这就回去禀告老太太。”

两人又用了些酒菜,方各自别过。

冯紫英回到府中,先在书房洗漱了一番,换了家常衣裳,闻着身上已无丝毫酒气,这才往上房去。

早有小丫鬟打起帘子,冯紫英一进屋,便见迎春正抱着儿子轻声说话,不禁心中一热,笑道:“他才多大,哪里听得明白你在说什么。”

迎春面上一红,嗔道:“你不是出去同二哥哥吃酒去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冯紫英走到床边摸了摸儿子的小脸儿,道:“舅兄今日叫我出去不过是打听一桩事情,哪里真是为了吃酒。”

迎春闻言一怔,道:“什么事?”

冯紫英便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她。

迎春听罢,不禁怔了半日,良久方点了点头,叹气道:“若是此事能成,三妹妹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冯紫英笑道:“这天下的事也真真奇妙,万没想到我与周兄还有当连襟的缘分。”

迎春到底是女儿家,想得更细些,问道:“不知这周家后院如何?周夫人性情又如何?可好相处么?”

结亲不止要看男方人品,也要看公婆为人,婆婆若是那等左性喜欢磋磨儿媳妇的的,便是家世再好也不能结亲。

冯紫英听了一怔,笑道:“这内宅之事我却不知,不过幼时我也见过周夫人几面,性情是极宽厚的。”

迎春听罢沉吟不语,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

冯紫英见状忙道:“你如今正坐月子,应当仔细休养才是,可别操心这些了。你若不放心,我打发人去问问母亲便是,她老人家与周夫人是旧交,自然知道。”

迎春听了有些踌躇道:“会不会太冒状了?”

冯紫英微微一笑,道:“不妨事,我这就去请母亲过来。”说罢便出去了。

没过多久,便有小丫头传话说太太来了。

迎春便将儿子交给乳母抱了下去喂奶,又给绣橘使了个眼色,绣橘会意,当即摆手叫一众丫鬟婆子下去了。

不多时,便见冯紫英扶了冯夫人进来。

迎春忙欠身请安:“给太太请安。”

冯夫人忙按住了,道:“你如今身子虚,好生躺着罢,快别多礼了。”

绣橘上了茶点,亦福身退下了。

冯夫人吃了口茶,方道:“周家求亲一事我已听英儿说了,周家才貌门第都相当,倒与三姑娘极相配。

周家人口亦不甚多,老太太宽厚仁慈,长房只二子一女,业已成家。

周大人则有四子,前头三位公子亦皆已成家,周夫人携二子随夫外放,长子与次子夫妻则留在京中侍奉老夫人。

这湖哥儿乃是幼子,系周夫人贴身婢女所出。”

原来这周湖之母乃是周夫人自幼随身的丫头,周夫人嫁入周家时一道陪嫁了过去,两人因从小儿一处长大,其情分倒与凤姐平儿相类。

后来这丫鬟生下儿子后便抬了姨娘,不过周湖之母生产时伤了身子,常年多病,在周湖十三岁那年便已病逝。

周湖自幼便养在周夫人跟前,虽是庶出,周夫人却当亲生儿子一般教导,十分用心。

迎春听罢,终于放下心来,笑道:“听太太这番话,周家果然不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