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夏完淳虽然已经为一方主帅,率建阳卫镇守太平府,可他的军事才能尚不合格。
此仗就是他军事才能的试金石。
如果吴争在,听闻清军夜袭,肯定会收缩兵力、巩固城防,然后以火炮不间断射击滩涂,以阻止清军大肆登陆,来迟滞清军对丹徒城的进攻,然后尽可能地拖到天亮。
这样,以丹徒七千多守军,完全可以支持一、两天,甚至能守上三、五天,那时整个局势就明朗了。
但夏完淳做了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他从头至尾,都认为江心岛清军最多不过一万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吴三桂调兵遣将的本事。
所以,夏完淳的决定是,趁着清军还没有大批登陆,那就率军打一个反突击,趁清军立足未稳,将敌人赶下江去。
严格来说,夏完淳的这个决定并不完全错误。
如果来犯清军真只有万人,那么夏完淳的这个战术虽说冒险,但也有成功的可能性。
以七千对一万,明军毕竟占据着地利,打清军一个反击,就算不能胜,至少也可以迟滞清军进攻城池。
可问题是,夏完淳心底还是顾忌到城中守军有半数带轻伤,同时还顾忌到丹徒城的安危,他只率了三千人对江岸发起反击。
为将者最忌讳患得患失,这种心理摇摆不定,等于葬送了丹徒、葬送了明军。
而事实上,清军已经有不少登岸,还组织起上千人的弓弩兵在岸边,以掩护后军继续登陆。
这时夏完淳部又犯了一个错误,黑夜之中,行军点着火把。
虽说也难怪,看不清路嘛。
可这就给了清军弓弩手明显的目标。
夏完淳部赶到时,正好与飞来的箭矢迎头相撞。
瞬间,一百多士兵中箭倒下,黑夜之中,连箭矢从何而来都搞不清楚,就如同当头一棒,把明军击晕了。
仅仅一柱香的时间,明军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伤亡就超过了三成。
夏完淳不得不下令撤退。
撤退倒是能撤退,黑夜之中,只要灭去火把,双方都是一眼摸黑。
可清军就在这一柱香的时间中,又登陆了数以千计的兵力。
由此夏天完淳部的撤退,反而无形之中,指引了清军突击的方向。
双方一前一后,清军死死地咬着明军的尾巴,在夏完淳部刚刚进入城门时,清军也到了城门外。
险得不要再险,差点就关不门城门了。
可没等夏完淳松口气,尾随而来的清军就迅速组织起了攻城。
上千个火把被点燃,北城外被火光照得如同黄昏。
丹徒城攻防战,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