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轩没预料到书院众师生在太原城就会遭遇这么大的危机,他料想到突厥人在得知书院众人北上的目的之后会从中作梗,但按照他的预想,突厥人最有可能是在云州动手,毕竟那里地处大唐边境,天高皇帝远,可他万万没想到突厥人直接就在太原城甩出“王炸”,他们难道不应该先在太原城试探试探虚实、然后再在云州发动“绝杀”吗?
突厥奸细们的这一连串举动不合乎常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李泽轩也没有想到他的老丈人会歪打正着地截获了突厥奸细的密信,这可太关键了,要不是这个歪打正着,现在书院众师生的处境只会更加的被动,甚至他们连自己面对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谈去对付了!
当然,李泽轩最最没想到的是,突厥的奸细首领居然是赵德言!
前世的他虽说不上是熟知历史,但关于赵德言这个人,他还是有所耳闻的!这家伙可是唐代第一大汉奸呐!
但相比于历史上的其他汉奸,赵德言这个大汉奸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多少骂名,相反,许多中原人甚至还对他颇有好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赵德言这个大汉奸当的并不“合格”,细数其在突厥的作为,不仅没帮到突厥,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反而是帮了大唐!
电视剧《贞观之治》,关于颉利得到赵德言的描写,非常有意思。赵德言原来是大唐刺史,李世民发现他擅长拍马屁,又没有真才实学,就决定让他去祸害突厥。
李世民先是撤了赵德言的刺史之位,然后让赵德言随大唐代表团出使突厥。赵德言到了突厥之后,一番溜须拍马,让颉利大可汗觉得很受用,就决定重用赵德言。李世民为了让赵德言全心全意为颉利服务,还把赵德言的家人送到突厥。
正史限于篇幅,没有记载颉利可汗是如何得到赵德言的。《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只是记载说:“颉利可汗获华人赵德言,委用之。”
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几乎对任何势力都保持绝对的优势,公元615年,依然以千古一帝自居的隋炀帝,北巡到雁门一带。得到消息的突厥骑兵,趁机大举南下。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攻克雁门附近的大部分地区。隋炀帝在仓皇之中,躲入雁门郡城暂避。突厥大军随即将城池封锁,展开围攻。激战中,突厥人的箭矢一度射到了隋炀帝身边。平日里不可一世的隋炀帝,在面对真刀真枪的战场压力后,竟被吓得泪不能止。随着突厥人的攻势加剧,吓破胆的杨广也已哭到眼睛发肿。
此战之后,东突厥汗国的声望更为强盛,成为了当时东北亚草原的霸主。步入巅峰的他们,将地盘扩大到东起契丹和室韦部落,西至吐谷浑与高昌国之间的广袤区域。各方部落的酋长与小国君主,都臣服在东突厥可汗之下。
隋朝灭亡后,东突厥人更是混的风生水起。当时中原北部的各路军阀,或多或少都和东突厥汗国有所交易。其中也包括了以山西被基地的唐高祖李渊。他甚至不惜向突厥人称臣,以便在便在攻打长安的时候,借到五百突厥骑兵。通过这种狐假虎威的手段,给对手以极大的心里压力。
东突厥势力日益强盛,甚至眼看已经有了威胁大唐、问鼎中原的资本,但对于东突厥的可汗颉利来说,却始终有一个心病,他渴望拥有李渊、李二那样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突厥势力起家时,统治模式相当的简便。可汗之下的其他贵族,也都有相当大的权力。他们在各自的部族中,保留了自己原先的习惯法,不受可汗干涉。中原皇帝在国内所拥有的生杀予夺的特权,在突厥可汗那儿只是梦寐以求的渴望。
于是,颉利可汗便任用了逃亡草原的汉人赵德言,为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颉利希望借此加强自己的权力,将保有自治权利的部落都彻底统一起来。
得到任命的赵德言,也是不辱使命。他将中原王朝的治天下手段,原封不动的搬到了草原上。由此,可汗给突厥人进行了一场强制“汉化改革”。
当时的中原王朝,有一整套非常先进的国家管理体系。比如三省六部,州县两级行政体系等等。这一套的体系,比突厥的行政体系,确实是先进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