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说的一点儿没错。
一个小小的唐州州衙,也是如此的勾心斗角。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在唐州府衙,三班衙役中也分帮派的。
以姓赵的总捕头为一个帮派,凡是顺从他的人,跟着姓赵的无恶不作的,是一帮人。
剩下的,胆小的或者瞧不上姓赵的干的那些龌龊事的差役,又是一帮人。
比如,邢长林和李成这一类。
他们不屑也不敢与姓赵的同流合污,是以在衙门中就处处被人排挤。
脏活累活出力不讨好的话,赵总捕头就吩咐他们去做。
如李成这样的,不敢反抗还好一点,顶多是吃点儿亏。
平日,总捕头也不会跟他过不去。
如邢捕快这样的性子,自然会遭到姓赵的一帮人记恨。
姓赵的以他总捕头的身份,处处打压邢捕快。
目的,就是逼着邢捕快这样跟他叫板的人自己滚蛋。
而同时,知州朱大奇不是不知道。
可他依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并没有过分偏袒赵总捕头,也没有替邢捕快说句公道话。
理由很简单,在朱大奇眼里,必须有和赵总捕头不一心的人。
不然,这三班衙役都成了姓赵的人,那他这个知州就不好干了。
很容易被下面的人架空,赵总捕头很可能阴奉阳违暗地里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
平衡各方势力,朱大奇既利用姓赵的,又不能看着姓赵的做大。
所以,尽管邢捕快处处跟姓赵的作对,可赵总捕头就是开除不了他。
这其中,朱大奇从中搞了不少鬼。
一个小小的州府,其实就是一个浓缩的朝廷。
赵祯也是一样,只不过皇帝做的更上流一些。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更激烈。
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明明是好事,石小凡也大力推崇举荐。
可赵祯一直还是继续重用保守派的吕夷简等人,是赵祯糊涂么,并不是。
赵祯也知道庆历新政是好事,可他作为一个皇帝,决不容许一家独大。
平衡各方势力,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明末的崇祯皇帝,弄死了阉党,结果造成东林党一家独大。
东林党是君子没错,可君子中出现祸国之臣,崇祯已经没有其他势力其制约了。
于是,东林党的一家独大,也是明亡的其中原因之一。
水至清则无鱼,朝中不可能全是清流。
如果全是清官,这个天下可能会乱。
同时,朝中也不能全是昏官,哪有民不聊生天下一样会乱。
平衡各方势力,让他们互相制约,这才是帝王之道。
石小凡胆大包天,视规矩礼仪与无物,天底下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
可赵祯总是能在最后关头饶恕他,其实除了他心中不忍之外,也是想利用这个败家子平衡一下朝中势力。
那些自诩为清流支柱,冠冕堂皇义正辞严的饱学大儒们,非常需要败家子这样一个人物去撕下他们的遮羞布。
让世人看看,其实这些所谓的清流,也有不堪的一面。
重要的是,石小凡这个败家子对他没有什么威胁。
赵祯不相信别人,可他总还是对石小凡另眼相看的。
这厮不喜欢官场,更没有什么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