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六十年代美好生活
  4. 77、知青
设置

77、知青(1 / 2)


1968年冬天上面就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此后,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

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地下流淌在河里的春雨。

1969年的春天,显得格外暖和。农民们带着渴望的眼神,期盼又是一个丰收年,与此同时正是清白之年的他们也踏往了看不清未来的远方。

知青被欢送踏上远去的列车的时候,是一身军绿色服装,有军帽但无帽徽、领章,胸前一朵鲜红的大花,垂下的绢条上印着“光荣”两个字。

这些知青们年纪都不大,女生们梳着两条麻花小辫,男生们梳着三七头,一个个看着神采奕奕。

她们不仅自备军帽、军挎包,还要在“军挎”上郑重地绣上鲜红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这会儿,军服已经普及,神秘感便转移到军服的真假之上,发展到极端时,马路上常有突然的“抢军帽”事件发生,当然这必是被识货的人看出是真军帽。

三十个知青上了火车,坐在各自的车厢里。

刚上车时,大家都还不熟,所以车厢内,气氛十分安静。

这时候,有一部分青年是“满怀热血”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所谓“满怀豪情下农村”,“紧跟统/帅/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一些人为表示扎根农村的决心,甚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有的到天安门广场、烈士纪念碑前宣誓;有的不顾父母劝阻,从家里偷出户口办理迁移手续。

但更多城市青年是被强制离家、迁往农村。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车厢内只剩下二十来个知青。

其中十二个男同志,十个女同志。

“同志们,你们快吃,这是我妈在我走之前专门给我做的。”严晓丹拿出糖糕给附近四个人一个个递过去,热情地招呼她们吃。

严晓丹长得白白净净,十分秀气,配上一身绿军装显得英姿飒爽。

大家都是十八九的年纪,这会儿几个男生接过严晓丹的糖糕,十分不好意思。

而另一个女生则显得小心翼翼,面对严晓丹的热情有些害羞,轻声推拒。

“拿着吧,咱们都是一路的,挺有缘分的。”严晓丹嘟着嘴继续催促道,有一种女生不拿她就不罢休的感觉。

这样的催促让女生脸色更加涨红。

附近其他三个男生都看过去,女生察觉到几人的目光,不禁窘迫,然后拿手轻轻接过糖糕。

严晓丹这才满意一笑,其他几个男生除了脸最黑的那个皱了皱眉,其他人都是一脸轻松。

“同志们,不出意外咱们这一个小车厢的都是去一个地方。所以,接下来咱们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好认识一下吧。”等几个人吃完糖糕,严晓丹笑着继续开口。

说完,又接着介绍自己:“我叫严晓丹,今年十八岁,为了紧跟主席步伐,我主动下乡,支援农村建设。目的地是长县。”

“我叫于兵,今年十八岁,去长县当知青。”个子最高的男生接着开口。

“我叫范一直,今年十九岁,去长县当知青。”范一直是四个男生里面最白净的,它戴着眼镜,身形消瘦,看着斯斯文文。

其中长的最黑的男生慢悠悠地开口:“我叫余立,今年十八岁,也是去长县的。”

等其他人介绍完,另一个女生才小声开口:“我叫于文文,今年十九岁,去长县当知青。”

几人都是十八九岁刚刚毕业的高中生,经过互相介绍之后,气氛明显活跃下来。

其中严晓丹最为活跃,好几次话头都是她起来的,虽然在余立看来有些刻意,做得还不够聪明,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严晓丹却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的好同志。

害羞内向如于文文明显也自在了一些。

载着他们的火车,轰隆轰隆穿过山洞,在群山之间绕行。

车头冒着浓烟,吼叫着,带头朝前奔驰。铁路两旁的白杨树一棵棵地向后掠去,一同带走的却是她们充满希望的心。

长县

“喂喂,别挤,别乱,同志们都站整齐一点,等会儿知青同志们就来了,咱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咱们长县人民对他们的热情欢迎。”

南理、谢家沟两个生产队的队长,原跃进和王晋军站在一起。

王晋军坐在牛车上歪着个身子抽着叶子烟,一旁原跃进虽没有他那么随意,但也不太理会干事的话,靠在驴车上,笑着和王晋军说话。

“屁个欢迎,当我不知道那些小年轻儿怎么回事。”王晋军呼出一口烟气,低声骂道。

南理和谢家沟、罗家湾三个生产队同属一个公社,背靠一座山脉,同食漳河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