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明祀
  4. 25、杨尚书阴言讽君、诸群臣望得贤名
设置

25、杨尚书阴言讽君、诸群臣望得贤名(2 / 2)


但并不能代表,他能看得惯如此漠视生命之举。

诚然杨潭主要并非真的想要饿死百姓。

但何人不是母亲十月怀胎?

何人不是父亲用心抚养?

今坐视百姓饿死,与禽兽何异?

老牛尚有舔舐之情,人何以如此漠视?

其心虽未有此意,可此明面之言当诛。

若是换做别的皇帝,恐怕真的会按照此人做法,不久之后天下饿殍万里,尸横遍野,大明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无法自拔。

不过朱厚熜早在提出问题之时,便已有解决此难题办法,且对方也并未真想过饿死百姓,由是并没有当场责难,转言开口:“大司徒赤诚之心,吾以悉知,然此残害黎民,陷卿不义之事,朕岂能为之?

夫天子者,享受万民供奉,锦衣玉食,富拥四海,位尊九五,何其幸也!

朕躬德渺,继位以来,虽夙兴夜寐,奈何资质驽钝,难报黎民奉养之恩,值此家事,岂敢累及百姓邪?”

百官听到此处,首先感到的不是圣天子贤明,而是皇帝愚蠢。

明明杨潭已然有策,可照之行事即可。

却前畏狼,后惧虎,过于爱惜羽毛,从而坏掉群臣一片赤诚,将本可立即大定局面,从而毁坏……

更说出什么“此家事”。

天子亦有家事焉?

所谓天家无小事,天家更无私事。

皇帝一举一动,关系国祚兴衰,何谓的小事?

藉此百官跃跃欲试,欲要再行出班出言进谏。

但朱厚熜话音未完,众人不敢打搅,只能暂且听之任之,待事后如有不对再行劝谏。

“固然天家无小事,更无私事,然吾亦不敢有负圣贤教导,的此残民之举。

诸公心系国祚之年,吾尽知矣。

朕甫登大位,庶务未熟,本不欲值此时大婚,奈何重卿苦苦哀求,何敢拂意焉?”

百官听到此处,虽不知皇帝有何幺蛾子,但心中谏言之意,已然暂时停歇。

皇帝既然愿意大婚,那么一切都可以商量。

至于怎样大婚,大婚如何选人。

只要不是废物利用,续娶正德之后为后,与乐工、倡伎此等不堪入目之辈即可,其余的皆可再做筹划。

且这也证明,今上的确是圣明天子,其仁慈足盖三王、汉太宗等人。

无一丝一毫的残害百姓之意,绝对是大明开国以降最佳天子。

同时也是满朝重臣之幸事也!

天子贤明,首先便证明,群臣挑选的天子,挑的好。

其次,既然贤明君主,那日后仁政,则是在立之人教导有功。

其三,天子圣明,如在场爪牙,焉能不被青史记录为贤臣?

如年号一般。

“明良”

君贤臣良,佐使有度!

此非与荣有焉?

这可是大明一百五十余年,从未碰到过的好时机。

李贤仅仅辅佐宪宗,这位在明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天子,就能一举成为贤臣、名臣、良臣。

那在场之人,辅佐圣君,在历史又是怎样名声?

周公、昭公?

风后、力牧?

常先、大鸿?

皆犹未可知也!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