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位烟民的烟龄起于高中,他当年竟然无视学校禁令,躲在学校树林里、藏在男生宿舍里偷尝香烟禁果。估计那时也买不起像样的烟,我没问过他尝第一口劣质香烟到底是什么味,怎么就上瘾了呢?好歹也是一班之长,怎么和混混一样不顾形象?多好的一个青年啊,就被这样毒害了,而且这毒害还持续到现在,让我们娘俩也跟着受害。他很自豪上大学的行李中就有两条“奔马”烟,有这样的爹啊?也太纵容儿子了吧。大学期间他只有没钱花时才会想起给他爹花八分钱寄两行字“我一切都好,就是生活费快没有了。”那时长途电话还不方便嘛,如果不写信也可以花四分钱寄张明信片,一样能起到催款的作用,就那两句话写个明信片也足够了。我当年还有幸收到他的一张明信片,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就一句话“春眠不觉晓”。我看了半天不知所云,琢磨不透这个深奥的人到底要说些什么,是兴之所至向我问候春安?还是因为里边带了我名字的一个字,想说点什么功夫在诗外的意思?我自作多情地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最后追了一份长信好像也没问出所以然。
他后来告诉我大学的那点生活费里,饭费、书费、烟钱各占三分之一,不过我估摸他出了邮局领到钱第一件事可能是先去烟摊解决一下憋了很久的需要。到大学毕业时,他除了一身皮包骨头、满嘴黄牙和熏黄的指头,就是十箱沉甸甸的书,那里还包括托我在上海买的呢。想想也不容易啊,抽烟竟然重要到和吃饭一样的地步,要从嘴里省下饭钱才能抽上烟,多么实在的烟民。
我记得他当年写给我短短的半页信,一打开信封竟然闻到浓重的烟味,那可是长途跋涉从兰州到上海走了几千里路来的呀,就那么牙长几句话还不够一支烟长呢,不知道他到底熏了多少烟才写出来的?
我们结婚时他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我以后怀孕了,就住那么一小间房子,他一定戒烟。结果我真的怀孕时他躺在床上照抽,早忘了他的誓言了,大概是要缓解一下即将当爸爸的压力吧。总归孩子也长大了,转眼毛头小伙变成中年人,他无非是变成了老资格的烟民而已,从烈性的外烟改抽温和点的本地烟,也许烟量也随着年龄增长下降了点,但多少年的习惯几乎没变过。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蹲在厕所抽第一根烟,不抽完绝不出来。难道混着厕所气味抽下去别有滋味吗?我当然也不会知道“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是”什么感觉,常常会忍不住说他,刚放下饭碗就不能让嘴歇会儿?
我一直不理解我们生存的城市外面大环境本来就像个大烟囱,他为什么在家还要搞得乌烟瘴气,烟熏火燎?自己抽一手烟不说,还让我们承受二手烟。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抽烟的苦果,有几次实在是胸口闷得难受,主动戒烟,在承受了几天我将信将疑的目光后感慨“呼吸都清爽了”。这样的状态往往能坚持一个多月,虽然他时不时地仍想抽烟,但只要一想到吸烟时的难受劲也就忍住了,而且闻到别人抽的烟感觉很难闻,嗓子作痒,咳嗽不止。那段时间他会有意避开吸烟的熟人,躲掉难闻的烟味,也免得因为碍于面子再抽而毁掉胜利果实。男人之间没几个人相信谁能把烟戒掉的。但是这样的好景总是持续不长就转瞬即逝。
我估计他自己其实也非常苦恼的。专家说:戒烟者要有毅力;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好,为了断绝自己的念想,他先放纵一下把家里的烟全抽光,坚壁清野,打造有利环境,杜绝烟瘾的温床。还不忘提醒我他最近戒烟会心情烦躁,可别惹他,也不许我嘲笑他。这我很支持、很理解呀,只要把烟戒掉,这点小委屈算什么呢。怎么转移注意力?不抽烟嘴会发木呀,改嗑瓜子、吃糖、嚼口香糖,于是乎家里多出几个罐子,大瓜子、小瓜子,黑瓜子、葵花籽轮番地吃,反正不能让嘴闲下来。结果呢,还真是一瘾未除,又添一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