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4. 第451章 451 御驾亲征
设置

第451章 451 御驾亲征(1 / 2)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宋军在杨延朗、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辽承天太后萧绰、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北宋的都城东京,也就是汴梁。

史书的记载是“急书一夕五至”,使得北宋的朝廷惊惶恐惧,赵恒也慌张不已。

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他主张迁都金陵。

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

他们主张用躲避辽国的办法,应付辽国的入侵,当然,迁都前往他们的家乡之地,那对他们自然是最好的!

赵恒本来就无心抗敌,惶恐不安,听了他们的迁都建议,不知道该不该迁都。

只有身为宰相的寇准与毕士安坚决主张抵抗,反对迁都!

赵恒问他们的意见时,王钦若、陈尧叟二人正好在场。

寇准心里明白,迁都之议就是他们提出的,当下却假装不知,厉声说道:“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杀头!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不这样,那就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消磨敌人的士气,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要抛弃太庙太社,到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去呢?问题在于人心崩溃了,敌人乘势而入,天下还能够保住吗?”

寇准的坚持,阻止了妥协派逃跑避敌的主张。

他为了消除王钦若等人对赵恒的影响,把王钦若从赵恒身边调到天雄军前线去防辽兵。

寇准根据探子到前线侦察情况,制定出了一套抗敌方略:“目前敌人已至深州、祁州以东,我方大军在定州及威虏等地,东路别无驻军。应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派孙全照指挥,遇敌掩杀;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这样就可以振奋军威,安定人心,打乱敌人的军事部署,并可与刑州和沼州的军事据点构成犄角之势,以便攻守。万一敌骑南下攻人贝州,即应增援定州,向东北进攻,牵制敌人后方,使敌兵不敢纵深作战。”同时寇准特别强调指出:为了鼓舞士气,争取更大的胜利,宋真宗必须渡过黄河,亲临前线!

寇准一方面同妥协派斗争,一方面积极备战。

他派人到河北把农民中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发展民兵队伍,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

另外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交给河北转运使,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

十月,辽兵攻下祁州,向东南推进,经贝州,直扑澶州城下。

这样一来,不仅河北大片领土陷入敌手,而且仅隔一河的都城汴京也暴露在辽国骑兵的威胁之下。

面对如此局面,只有坚决抗敌才是惟一的出路!

赵恒在寇准的督促下,终于决定亲征。

但朝廷内仍然有不少人对抗敌没有信心,甚至当时的另一名宰相毕士安也以自己抱病在身,以及太白星白天出现对大臣不祥为借口,不愿随驾北征,并对寇准促使赵恒亲征说三道四。

寇准力排众议,主张皇帝亲征,使得赵恒让雍王留守京师,自己起驾北上。

公元1004年十一月二十日,赵恒从开封出发,并命李继隆、石保吉担任驾前排阵使。他行至半途,传来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死的驿报。

赵恒便命随行的参知政事王旦赶回去负责留守东京。

行前,王旦问:“十日不胜,何以处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