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号称草军,并传檄诸道,斥责唐朝吏治腐败、赋役繁重、赏罚不平等罪恶。
他手下有票帅尚君长、柴存、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蔡温球、楚彦威、王重隐等十余人,到处大肆劫掠。
之前就有谣言说"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如今王仙芝攻陷曹州,正应了谣言,使得朝廷大感害怕。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六月,黄巢看到王仙芝造反后,声势浩大,当下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使得草军的声势更是浩大。
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听说草军起义后,都争先投奔义军,"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草军很快攻破郓州,袭击了沂州。
到了十一月,起义军攻掠十余个州,攻打到了淮南。
朝廷自然着急了,连忙派左金吾卫上将军齐克让为泰宁军节度使,率军讨伐王仙芝。
王仙芝见对方来势汹汹,当下害怕了,连忙率军转战陈、许、襄、邓,不分老幼,全部裹挟而走,号称有三十万兵马。
唐廷见王仙芝起义声势浩大,立即诏令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军五节度使进击草军,任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特赐禁军三千,甲骑五百,并命河南诸藩镇所遣各军均由宋威指挥。
王仙芝与黄巢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流动战术,率军进围沂州。
乾符三年七月,宋威同王仙芝义军战于沂州城下。
宋威大败王仙芝。
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劳,当下上奏说王仙芝已死。
朝廷听了大喜,当下遣散了诸道兵马。
王仙芝和黄巢连忙利用这个有利时机,重新整合人马,经过短暂休整后,于八月进河南,并迅速攻占阳翟、郏城等八县之地。
朝廷见宋威不靠谱,当下忙用王铎代替宋威担任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同时以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镇守洛阳,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选步骑两千,北上汝州、邓州,扼守要道,凤翔节度使令狐绚和邠宁节度使李侃选步兵一千、骑兵五百进驻陕州、潼关,企图阻止王仙芝西进,并进而聚歼义军。
唐朝廷的布置,自然是好的,问题是,起义军源源不断,唐军纵然强大,也抵不住源源不断的草军!
王仙芝率领义军,猛攻汝州城,全歼了唐官军,占领了汝州,杀死唐将董汉勋、刑部侍郎刘承雍、生擒刺史王镣。
这样一来,东都大震,百官出奔。
唐僖宗一看形势不妙,连忙下诏赦免王仙芝的罪,想收买王仙芝。
王仙芝乘胜北上攻占阳武,在围攻郑州时,与昭义军节度监军雷殷符战于中-牟,战败后,义军蚁聚在邓、汝之间。
可是,王仙芝很快又军威大振,因为,来投靠的百姓,比死去的士兵还多,所以,他哪里会怕失败?
这也是唐军难以战胜草军的原因!
不是唐军不够勇猛,而是加入草军的贼寇实在太多了!
这一点,注定了唐朝不久就灭亡,因为,属于大唐的天下,已经土崩瓦解了!
王仙芝势力大振之下,率义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十月攻打唐州、邓州;十一月继续南进,一举攻占郢州、复州;十二月攻随州。
草军所过之处,大肆烧杀抢掠,路上几乎没有活人。
他的另一支义军,东进淮南,进入申州、光州,又攻打隋州,抓获了刺史,以安州为据点,分奇兵包围舒州,攻打庐、寿、光等州。之后,转而向东南,挺进安州、黄州,逼近扬州,声震淮南。
草军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到了三十万人,打得官军顾此失彼,唐朝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