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小罪而免大祸是谋士们惯用的伎俩。
谋士这个群体其实很宽泛不用说后来到了当世一些杰出的文人已经渐渐被神化了李斯张良那样的世之良相都被人归入了谋士之类。
从商周时的姜子牙开始春秋战国时的谋士也是一批批的出现他们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专属于文人的精彩世界有了他们的参与历史也就变得多姿多彩了起来。
其实谋士们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无所不能文人们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对有名有姓的前辈给出了无数夸张的评价。
实际上呢贾诩长于大略诸葛专于内政和后来人对他们的评说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缺点并没有那么完美。
不过能称之为谋士的文人窥探人心因势利导这些都是他们的基础技能。
现在马周作为杜伏威的幕僚差不多就是吴王府的长史同样也是杜伏威的谋主给他出点坏主意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杜伏威不想让辅公拓入宫见驾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是其他江左来人杜伏威都不很在乎皇帝愿意见谁就见谁他都不会从中作梗。
但辅公拓就是不行因为两人从山东起事的时候就在一处杜伏威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辅公拓都是见证者他知道太多关于杜伏威的秘密在皇帝面前多嘴一句说不定就能让杜伏威吃不了兜着走。
别看杜伏威之前说的轻松还一个劲的说自己念着旧情如何如何其实这也就是在长安换个地方的话杜伏威当即就能宰了辅公拓。
什么兄弟情谊对于他们这些义军起家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分外奢侈的东西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才是他们与人相处的常态。
后来人总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其实是因为他们知道的道理少动手的时候就没有多少顾忌而已道理懂的多了是个人事先都得好好想想脑子绝对比手脚动的要快。
草莽中人交朋友你当有几个耽于义气两肋插刀的?利益在前翻脸才是主题见利忘义你当说的真的都是读书人吗?
……………………
当然了读书人确实比较阴损有了一定的环境十个文盲也不如一个读书人好用不过换个环境则反之亦然。
马周的心思不在阴谋诡计上辅公拓这人行迹太露除掉其实是最好的办法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可谁也没往那里说。
杜伏威现在很看重自己的名声不想给人以薄情寡义的印象起码不想让皇帝认为他薄情寡义。
至于那些旧部他已远离江左几乎不再关注那边的事情了部下们会怎么想都由着他们。
马周也不想让人认为自己过于阴狠毒辣他是想入朝为官的人对这些尤其注意。
而他给李伏威出这个主意也不单单是为了赶辅公拓出京那样的话以吴王的名义给辅公拓弄个地方上的职位其实并无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