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六零年代活神仙
  4. 2、鬼夜哭
设置

2、鬼夜哭(2 / 2)


两人刚想跑,女童道:“知道文天祥的【正气歌】么?知道的话念出来,从天地有正气开始。”

小刘一咬牙,道:“天地有正气...”

这还没念上一句呢,就被小童打断了,她摇摇头道:“你既无文运亦无武运,你念不好用。”

她抬起头盯着付守仁的眼睛,道:“老丈文运更盛武运,老丈念。”

感事情之危机,付守仁只好念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小刘则是在一旁提词。

说是奇那是怪,付守仁念出这首诗之后,丹田之处竟然升起了一股暖流,驱散了四肢的寒冷,四周的雾气竟如同有生命一般对他们退而远之。

付守仁和小刘一边念一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了山脚下。

后面紧跟着他们的雾气,在冲到山脚下的时候,犹如撞在了一堵无形之墙之上,之后便不复存在。

小刘奇道:“它们怎么就不跟着我们了?”

女童道:“此处有界碑,白头大干的灵场到此也就结束了。此外灵气稀薄,这些东西也难翻出什么大浪。”

付守仁和小刘闻言松了一口气。

女童拍拍付守仁道:“把我放下来吧,你们的村子在那边,跟我不顺路。”

付守仁道:“这么晚了,不把你送回家我不放心。”

女童白了他一眼:“你该不放心你自己才对吧。”

被个小童训,付守仁不免有些汗颜。

但他坚持要把小童送回家,待到一户破败的土胚房前,女童道:“我到了。”

他把女童放在地上,又掏出怀里的陶瓷茶缸递给她:“小童,今天谢谢你了,你要是不嫌弃的话,这个茶缸送给你。”

女童摆弄了下茶缸,道:“正好我老娘缺个喝水的东西,我收下了。”

付守仁笑笑着点点头。

女童道:“既然收了你的东西,我便再提醒你一句,中元节鬼门开,午时之后阳气衰而阴气盛,尤其此处又有灵场影响,鬼神精怪都比外处强些,所以尽量莫在荒郊野外瞎晃荡。况且,老丈身上的福泽正是它们修行需要之物,也别怪有些不长眼的起了歪心思。”

付守仁道:“我晓得了。”

小刘举手道:“那个,我能问个问题吗?”

女童:“问。”

小刘:“为什么...它们会害怕文天祥的诗?”

女童笑了,道:“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字在创造之初便有了教化之功德,其身伟正,鬼神畏惧。而文天祥是从古至今备受推崇的诗人,其诗极具文气,又孕有天地之正气,鬼神恐其害故而远之。”

说罢,女童单手拎起背篓,推开门进了院子。

女童妈出来倒水时正好撞见女童回来,赶紧把她拎进了屋。

“我的青团儿,你咋才回来,要不是你奶说你走之前说要晚点回来,妈急得都要上山去寻你了。”

青团儿嘿嘿一笑,道:“妈,我没事儿。”

“你就不听话吧,中元节还敢出去乱跑,要是在外面冲撞到什么可咋办?”,青团儿妈一边收拾闺女带回来的背篓,一边唠叨道。

屋内,青团儿奶奶正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见到青团儿后,赶紧把她抱在怀里暖暖。

青团儿从怀里掏出刚刚那个白瓷缸递给奶奶,老太太一瞧,道:“这个可是个好东西,哪来的?”

青团儿:“山上遇见俩迷路的,我给他们指了路,其中一个老丈给的谢礼。”

青团儿妈虽性子泼辣,但为人淳朴,她说道:“咱就给人指了个路,咋还能收人家的东西?赶明你给人家还回去。”

这时候买啥都要票,村里又不是城市有供应,所以搪瓷缸并不多见,在青团儿妈心里确实感觉有些贵重。

青团儿道:“不贵重,我是救了他们两条命换来的。况且人是外村的,早就走远了。”

青团儿妈又唠叨了两句,结果发现孩子没声了,她走过去一瞧,娃子已经趴在她奶的怀里睡着了。

青团儿妈摇摇头,心里有些好笑又有些心酸,到底还是个孩子,在山上转了一天,早就累了。

她起身去到厨房,把给青团儿留的饭用碗扣好,放在炕头上盖上被子暖着,等一会儿娃睡醒后再吃。

干完这些,她又坐回板凳上收拾娃子带回来的背篓。

在一堆野菜下,她发现了一袋野稻穗,接着又掏出了一只野鸡,还有几枚野鸡蛋,最后是一大堆板栗。

这些东西看起来虽然多,但比起前两天这娃子带回来的那颗大野山参来说,这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的事情了。

青团儿奶奶一边拍着孙女的后背,一边慈爱地看着小童。

别看她老但她心里清楚着呢,这小童有天早上起来就突然不对劲了,虽然掩饰的很好但是行为举止还是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她有些担心小童被山里的精怪上了身,担惊受怕了好几天,还想找隔壁村的王神婆给小童驱驱邪。

几天后,小童自己对她娘俩说,【唉,老奶,娘亲,我就知道瞒不住你们,我确实遇到了些奇遇,不过你们放心,我虽不是我了但我依旧是我。】

这话说得别扭又模糊,但老太太知道,这还是她的孙女。

自从小童交了实底之后,天天都会带回些东西给她们补身。

老太太正在胡思乱想着呢,这睡得正憨的小童喃喃自语道:“我一定会让你们越过越好的。”

青团儿妈一愣:“这是醒了?”

老太太笑道:“你姑娘在说梦话呢。”

青团儿妈叹了口气,道:“你说这孩子咋就这么懂事儿呢。”

老太太亲亲孙女的脸蛋,道:“可不是呗,可惜投生在咱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老太太想了想道:“青团儿前两天带回来的那根老山参,赶明你去县里看能不能换点钱和票,给娃扯块布做件衣裳吧。”

青团儿妈:“那是孩子特意给你采的。”

老太太年纪渐长,家里有颗参,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

老太太道:“去吧,我身体好着呢。还不到用参的时候。”

青团儿妈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