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的题材本身算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了。
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精神疾病题材的电影。
一般来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关注抑郁症主角的电影,但《和解》略有不同,因为《和解》的主人公,是一个双相患者。
双相,全名为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疾病,其中分为多个小类,因为目前对于该疾病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所以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且易被误诊为抑郁症,但实际比抑郁症更加严重。
双相患者的抑郁状态发作时与一般抑郁症表现近似,但躁狂主要分为重躁狂和轻躁狂,其中重躁狂可能会有暴力倾向,轻躁狂多表现为思维奔逸活跃,甚至在日常表现中会优于一般人,而大多数患者的躁狂状态为轻躁狂,也正因如此,双相也被称为“天才病”。
但实际上这种“天才病”的背后,只是无数受尽折磨的普通人。
《和解》的主人公何影就是一个典型的双相患者。
她原本也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女孩子,成绩不错,长相中上,性格温和,应该是很受欢迎的那种人,然而幼年时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她被寄养到伯父家,伯父对她并不算好,甚至差点猥亵,后来进了学校,何影更因为性格温和没有攻击力而被校园暴力,之后即使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的设计专业,却始终没有摆脱过去经历带来的阴影。
原本何影还能如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但莫名其妙的,她开始病了。
那年她是大二,刚刚拿了大一的奖学金,有几个不错的男孩子追求,但她谁也没有答应,只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她开始感到手脚发沉,做事提不起兴趣不说,很快连起床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两天没有吃过一口饭喝过一口水,是室友发现了不对劲把她送到了医院,但检查后她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最后精神科的医生断定,她是重度抑郁症。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何影也不知道。
但为了继续拿奖学金继续优秀,她咬着牙忍受那些头晕恶心发胖的副作用开始吃药,开始努力上课。
好转比想象中来得要快,两三个星期的时间,何影已经能够正常生活,作业全都准时完成,精神劲儿十足,跟人说话侃侃而谈,设计灵感来的时候能熬上两天一夜不睡觉。
然后更严重的事发生了,何影开始产生幻觉,她激烈地跟别人看不见的影子辩论争驳,会在空无一人时躲进被子里惊恐地颤抖,这些异状再次被察觉,于是何影又被送进了医院,这次精神科医生也不是很确定了,但她的症状实在像是双相。
于是漫长的治疗之路开始。
何影先是住院,接着返校,却发现同学们开始传播关于她是个精神病会砍人的流言,所有人孤立她认为她是个疯子,她开始害怕社交害怕接触,将自己关起来吞了过量的安眠药,却被宿管阿姨发现送医抢救回来,学校怕她出事,委婉地谈过以后劝她退学。
何影答应了。
然后那对离异多年又各自组建了新家的父母也出现,流着泪忏悔这些年的不管,又说要接何影回家休息。
何影也答应了。
她住的妈妈家,但爸爸也会时常来探望,最开始也还好,父母的关心和支持确实让她好转了许多,但病情的发作根本不受何影心情的控制,她管不住自己地起不来床,管不住自己地想死,也管不住自己地和不存在的人吵架。
最后也被她病情折磨到受不了的母亲给了她一巴掌让她滚。
此时父亲已有许久没来看她了。
何影差点从天台上跳下去。
但就在她已经爬上天台的时候,她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画商打来的。
生病退学以后何影也不是完全没有做事,她能坚持的时候就自己画画,投稿过好几个画商或者出版社,有些能得到回音,有些则是石沉大海,但总归也还算有收获。
这次这个画商就是回复她的画稿的。
画商声音很兴奋,说她是个天才,画的东西反响很好,其中有一幅已经被送去了一项国际比赛,主办方通知说她已经入围了决赛,想拜托画商问问何影能不能出席决赛的画展。
何影答应了。
她大哭着同手同脚爬下天台,连夜收拾行囊买了火车票离开,先租了个狭小的地下室,期间能起床就画画,发病的时候就提前把自己绑起来,以防自己做冲动的事,就这么硬生生挺了足足一年,她终于凭借着自己的画闯出了一点名气。
攒到钱后她换了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开始定期复诊和看心理医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一边创作一边治疗,期间也还是有崩溃过,被人绑起来送进过医院,也有冲动上来了割腕的时候,又这么磕磕绊绊过了好几年,她终于学会了如何跟疾病相处。
后来何影凭借着作品重新拿到了进修的机会,不断在深造和休息之间切换,终于在年过四十的时候拿到了当年的一项国际性绘画大奖。
剧本的末尾是何影在颁奖台上的独白。
“我有双相,在世人眼中我是一个精神病。我也曾经痛恨过这个疾病,它让我不正常让我发疯让我不幸,我疯狂地想要摆脱它,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事实也证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功,但我依然还是那个精神病,我还是个疯子,但我不再企图对抗,而是学会了和解。”
“我从未胜利,但也从未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