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后来我成了团宠太子
  4. 43、南下
设置

43、南下(2 / 2)


与此同时,京郊已经在一触即发的气氛中僵持了数日。

承兴帝一气之下将成国公直接下狱,实则非常冒险,簇拥成国公的军中将领知道一旦成国公出事自己也讨不到好,哪怕联系不上朱家和二皇子,也隐隐有了拥兵反叛之势,除却京城的那一部分,成国公在边界还有几位旧部,都蓄势待发。

京郊五万大军被柳侯爷带走,靳家军一万在外,剩下那些根本不足以压住成国公的人,幸好成国公旧部侥幸认为陛下只是猜测是成国公干的,并无真凭实据,才没有轻举妄动。

如今梁州军回来,直接并入靳和麾下,人数上倒是占了优势,但是想让这么多人马缴械,必然要动一动真刀实枪。

朝会尚未结束,城门就已经大关,有人快马加鞭回来报信,靳苏看了看不远处仍平静看不出异样的成国公旧部军,与旁边的副将道:“父亲让我跟随您,晚辈斗胆建议,趁敌不备先发制人。”

副将道:“陛下的意思是尽量招降,不起冲突。”

靳苏道:“等成国公被赐死的消息传出来,就不可能没有冲突了,到时候咱们未必能稳住,倒不如我先带一支小队过去,直取对方副将首级,对面那些人也不是都想当乱臣贼子的,只要将领人头落地,他们便如墙头草。”

副将咋舌:“年轻人,敢想敢做。”

靳苏怀疑他真正是想说“不知天高地厚”,却不甚在意地笑笑:“有楷模也。”

又十几日后,京城一封信件送达平城。

此时褚琰已经能自己下地蹦跶了,他倚在柱边,看下人们往廊边挂上灯笼,贴上朱纸裁的窗花。

这里原是梁王府邸,梁王一家被押送回京后,府里奴仆遣散,梁王府的牌匾也都撤了下来,幸而知州新上任有许多事情要忙,到处都缺人手,还没顾得上抄家。等听说安王要来后,知州又立刻让人替安王收了点下人进来,再把府上那些女子用物和不方便留下的私人物件清点充库,其余的都留在了府里。

正值年关将至,柳岐又是头一次出京,兴致勃勃地带着常喜常乐亲自出去置办了年货,生生把这个没什么人气的新家张罗出了年味。

他跟陆云城正在屋里对着地上的对联发愁时,信使便到了新王府,新管家将信交到了褚琰手里,褚琰看信看到一半,忽而感应到目光,一抬眼,恰好屋里的两人都在眼巴巴望着他。

褚琰看看一个字没写的对联,再看看他们俩,最后指指自己:“我写?”

陆云城和柳岐生生回想起褚琰那大小不一参差不起的幼儿字体,齐齐摇了摇头。

安王殿下学什么都快,唯独这把字练不好,果真练字这东西还是得靠日积月累的。

褚琰笑道:“都交给王御医写吧。”

柳岐这才看到他手里的信:“京城来的?”

褚琰点点头,缓步走过去,把展开的信放到他手里,拥着他一起从头看。

成国公在真相揭露的那一天,就直接被下令斩杀,靳苏在城外带着一支小队光天化日之下突袭敌营,竟还真让他突袭成功了,直接斩杀成国公手下的两名副将,提着头在营中大声宣告,大军在外应和,得了讯号后便一举包围营地。

其余的小头领都顾虑家人,一看两位副将都死了,士气大败,很快便投降。

让承兴帝始终担心的叛乱一事被一个只在战场上历练过几回的年轻人解决,且没伤一兵一卒,惹得承兴帝大快不已。原本承兴帝为褚琰受伤一事还有些怪靳苏不尽责,这会儿却直接高兴得说要给他封个武官当当。

谁知靳苏竟当堂拒绝,说自己想科举,气得靳国公差点当着皇帝的面踹他。

承兴帝却高兴得很,说来年开春便是春闱,让他回去好好备考。

这封信正是靳苏写来的,他在信里用了好几百字表达自己的高兴,说早知道立一次战功就能换陛下金口玉言地让他备考,他早就求父亲自己带兵一场了!现在不就好了,靳国舅再也不敢不让他看书了!

成国公死后不久,他家中人也一并被发落,左相被革职处死,旧部被清洗,无数人脑袋落地,亦有无数人发配边疆。

承兴帝到底是念旧情,宫中的贵妃只是被打入冷宫而已,但是在听说二皇子被承兴帝贬为庶人、砍断一条腿囚居宫中以后,便受不了打击,用一条白绫了结了生命。

承兴帝并未去看她最后一面,却还是以贵妃尊位将她下葬。

京城即将度过一个充满血腥味的年。

但亦有生机。

朱廷拉拢勾结的臣子数不胜数,加上在外任职的,前后恐怕要牵涉到千余人,这还没算上收过朱府的银子办一两回事的那些人。这个数目摆在朝臣面前,无不令人惊心动魄。

承兴帝没打算把他们一网打尽,否则太动摇朝廷的根基。

这些人一退下,便会有位置空下来,不少朝臣们都觉得会将右相派的人提上来一些,但靳苏听他父亲说,按陛下的意思很可能会提拔一些纯臣,有些不那么着急的位置会空下来,总地来说,右相派中支持过三皇子的人,除非立下大功,否则不太可能再有往前进一步的机会了。

靳苏把已经变更的几个位置列出,附言道:“同批考生赶上吉年,幸甚。”

可不就是吉年,朝中那么多位置空缺,就是等着他们呢,他们一旦榜上有名,仕途必然会比以前顺利得多。

柳岐顺着名单看了一遍,发现春闱的主考官正是李相。

这封信大概并不是一天写成的,写到后面又忽然提到褚锐在朝会上与承兴帝请命,欲至行宫静心苦学一年,承兴帝直接答应,让他过了年再去。

可想而知,臣子们又会猜测纷纭,有心人已经嗅出了一点风云变化的气息:恐怕陛下觉得三皇子不堪大用,要培养其他皇子了,就不知道三皇子是自己也无心了,还是准备以退为进、韬光养晦。

信的最后一页,靳苏还细心地说了说皇后的状况和柳家的情况,甚至替愁生和陈肃捎了几句话。

褚琰合上信,问道:“会想家吗?”

柳岐摇摇头:“这才出来多久,我以前在家,可天天想去别处玩,现在好不容易才如愿呢。”

褚琰惭愧地说:“你在我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却这般冷清寒酸。”

柳岐笑着搓搓手:“可是我当家做主了呀。”

褚琰:“唔……”

柳岐眯起眼睛,带上威胁的小表情:“怎么,你不想听我的?”

褚琰笑道:“想听,当然听你的。”

柳岐便一本正经地道:“那你今天得喝完我做的鸡汤。”

褚琰眨眨眼:“好,我偷偷喝完。”

一旁的陆云城用惊悚的眼神看着他。

褚琰抬起眼皮瞭了他一眼:“你怎么还没走?”

陆云城:“……”

柳岐到了新王府,便开始跟从京城带来的厨师学做补汤,陆云城有幸尝过一口,差点被那种又酸又咸又涩的味道逼得吐出来。

褚琰倒是敢喝,但是被王御医当场撞见,严令他养身体期间不许喝那么咸的东西。

柳岐得了准话,便去厨房折腾,许久后才端回来一大碗汤。

他这回事先尝过,有点淡,但没有怪味,肉也炖熟了,应该能喝下去。

果然褚琰把一大碗汤都喝完了,看柳岐期待的目光,表扬了句:“好喝。”

柳岐松了口气:“那就好,以后我来负责做饭,绝对不会饿死你的!”

褚琰失笑:“我又不是没钱,到那边再请一个厨子不好吗?”

柳岐一脸认真:“可是我想让你尝到家乡口味。”

褚琰低头看了看这碗根本尝不出是哪里口味的鸡汤,没好意思打击柳岐的自信。

这一年的除夕夜,柳侯爷从惠州过来,赶上了一家团圆。

初三一过完,王府上下便悄悄收拾了东西,柳问将他们送至了码头边。

码头边停靠着一艘朴素无奇的商船,船上人来人往,褚琰下马车后,给新晴使了个眼色,后者自觉去招呼其他人,将行李和人安置上船,陆云城则去一旁,清点了伪装成劳力的亲兵们。

柳侯爷望着柳岐,叹道:“你长大了,长大的孩子,果然都是要自己出去闯一闯的……其实有殿下护着你,爹不担心,想来想去只有嘱咐一句,照顾……不,辅佐好安王殿下。”

柳岐心中微微一震。

父亲这样说话的时候,没把他当成安王的王妃,而是当作安王的臣子,当作一个可以自己顶天立地的男子。

柳问望了一下四周,确定没人在附近打扰,又看向褚琰:“殿下,臣斗胆一问,您在朝中势力几何——叫臣心里有个数。”

褚琰顿了顿,慎重地道:“我最大的倚仗其实是父皇,若我没猜错,这次父皇应该对褚锐失望了,而我露才至如此程度,父皇应当会开始考虑我。”

柳问点了点头。

褚琰又道:“父皇派陆云城做我亲兵,等同于是将陆家与我绑在了一起,靳家意向不明,我和褚锐都是沛国公的亲外甥,在我看来,除非父皇立储的圣旨下来,否则他不想偏颇任何一个,以免结怨。”

柳问摸着下巴:“陆家有文有武,文的那一部分先前被郡王妃陆氏的事情牵连,落败了些,不过现在陛下急用人,或许会重新重视陆家……可我与骠骑将军都是武将,文官那头还是单薄了些啊,在朝堂上,到底是文官行事方便。”

褚琰摸摸鼻子:“那个……”他凑到柳问耳边,说出了一句话。

柳问一惊,不敢置信地看着他,片刻后又欣慰地笑出声:“其实当日在小庄山见到你,我便该知道你并非池中之物——鲜有人能在那样尸横遍野的场景下,有那样的平静与清醒。我这些年小心谨慎,一直不敢与任何皇子沾上边,宫里为皇子选伴读,我买通了公公,让两个儿子落选,为柳源相看姑娘,也小心避开与诸位妃子娘家有姻亲关系的人家。独独在陛下为你和小岐指婚时,我未抗拒到底。”

“想来,是我内心隐隐认准了你这个人,只是自己一直不敢承认。”柳问说着,竟朝他拜了下去,“可现在,我愿押一把。”

褚琰伸手搀扶:“岳父可安心。”

柳问点头:“殿下也请安心,陛下放着梁州大军不要,偏偏让我带自己的亲信去惠州戍边,必是信我能护好你,我定不会让殿下有闪失。殿下,保重。”

商船连夜启程,沿着化冰的运河,悠悠向南。

褚琰站在甲板上,直到看着送行的柳侯一行人成了细小的点,才将目光投向平静的水面。

李凭瑞说,南晋有两号人物,把持朝政的老丞相为其一,新帝的小叔为其二。

也不知道那想要挑唆北齐内乱的是其中哪一位,与成国公有勾结的又是哪一位。

李凭瑞收到的匿名信至今无法找到源头,所以会不会是从南晋来的?

还有……那个映梅背后的人……

褚琰临走前,托人帮忙继续查着此事,但承兴帝直接扣下成国公一家,后来又直接赐死他们,没给别人留一点能钻空子的机会,如果真是成国公一家做的,那肯定问不出来了。

不过这事查不出来也无妨,重要的是,刑部尚书吕明志会是谁的人?

真正置身事外的人,似乎并不是自己啊……

袖子被扯动,转头便看到柳岐笑眯眯地看着他:“那是我爹,又不是你爹,我都没那么舍不得。”

褚琰知道他是在开玩笑,笑笑就得了。

柳岐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别想啦,离开了北齐,那就别想北齐的事,该想南晋的了。我好冷,进去吧?”

他说自己冷,却伸手给褚琰紧了紧大氅。

褚琰眨眨眼,恍惚在这寂寥的水面上,嗅出了人间烟火气。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的一更+今天的两更!

虽然今天不是元旦了但也算元旦加更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