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凤栖梧
  4. 53、第 53 章
设置

53、第 53 章(1 / 2)


陈韬在四方谷遇伏,身中一箭,幸隋英及时派军驰援,侥幸保得性命,率残余军马退守走马驿,与上庸城互成犄角之势。

王晖大军兵围上庸,多日不下。

与此同时,东路周广陵也得到斥候密报,知庆州失守,西北一线半数瓦解。

早在荡寇山突然出现五万大军攻陷凉州时,周广陵心里便已然有了自己的打算。也正是因为一时的犹豫,才叫于弘文攻下夹龙道。

他们自东路而下,沿途攻下宁口,富川。若荡寇山已被南楚军所占,那么他这十万大军若要返回北秦,势必要与南楚主力军遭遇。

孟家的兵马已经全部失陷,六皇子损失惨重。他周家绝不能重蹈覆辙。

“石振,传令下去,即日起,大军固守小春城至潼山一线,无令不得出!”

“是,将军。”

于弘文派军士连日骂战,北秦军龟缩不出。一连几日,于弘文也隐隐察觉到周广陵的意图。

他们想保存实力。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琢磨起荡寇山突然出现的五万大军来。

按规制,他们确是南楚军不假,只是不知这五万军是分属哪个州城的,下达命令的人又是谁。

只知道领兵的大将名唤吴墨楠,但他打听了一圈,也不知此人家世籍贯,反倒像凭空出现一般。虽是打下凉州,给北秦施加不小的压力,也是南楚军打开西北局面的基石。但越是这样,就越叫人心里不安。

尤其是,本已‘战死’的睿王萧羽居然还活着,更率军夺回庆州。那有没有可能,这五万人其实是萧羽部下。他在西北盘踞多年,私下屯了五万军马也未必没有可能。

这样看来,萧羽在西北这些年经营势力,莫不是要趁此机会杀回京城去。

于弘文半眯起眼,烛火在他眼中缩成一个小点……

江北整个战局从林玉致重夺黑风堡开始,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北一线只剩上庸,走马驿二城,往东至贺州,往北至雁北还在北秦军手中。东路周广陵依旧坐镇潼山,与紫金关对峙。霍青寒驻兵贺州,没有动作。

照目前形势来看,北秦军并不占优势。甚至东西两路大军由于没有成功在灵州会师,导致两路大军被南楚军切割开来,互相不得援救。

除非周广陵攻下紫金关,亦或西进攻下洪关,北秦才有翻盘的几率。但,周广陵有可能毫无顾忌的用这十万大军硬拼么?

他不会。

也正因为如此,江北的局势再一次陷入一种僵持之中。

————

已至四月,气候转暖,舒爽宜人。嫩绿的芽儿破土而出,绵延山间似盖上一层翠绿锦被。青草的香气伴着凉爽的山风,直教人五脏六腑都跟着愉悦起来。

山间蜿蜒小道上,两马并辔而行。

“清欢,几月未见,马术不见长啊。这要是逃起命来,可是要吃大亏啦。”林玉致笑的眉眼弯弯,她一身轻甲,乘坐马上,飒爽英姿。

傅辞微微一笑:“真要是到了那时候,令仪是断不会不管我的。不过为了不给令仪扯后腿,我已经找师父学习骑射了,只是结果不太尽如人意。”

林玉致牵着缰绳,偏头笑道:“清欢好为人师,既教我读书,那礼尚往来,我也当教清欢马术。”

不等傅辞说话,林玉致手掌在马背上借力,腾空跃起,利落的落在傅辞的马背上,手臂从身后圈住,握着傅辞手里的缰绳。

傅辞下意识的脊背一僵,脑子里不可抗拒的又浮现出林家浴房里香艳的一幕……

“看到没有,你要这样握着缰绳,手不要抬的太高,还有,小指和拇指要压在缰绳外侧……”

“清欢,你听到我说话没有。”

“清欢?”

傅辞只觉耳边温热的气息吞吐,叫他有些心慌意乱。耳根不自觉的泛起红来,更觉得那心脏‘砰砰砰’跳的极快,好似要从喉咙里飞奔出来。

林玉致低头瞧见傅辞红透的耳朵,挑眉一笑。心道这么些年过去了,这小书生还是如此娇羞。

狐狸似的眼睛微微一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

傅辞才刚回过神儿来,便觉耳垂覆上什么温热又湿漉漉的东西,当即似被雷劈了一般,一动也不敢动了。

令仪她……好生孟浪!

骏马悠闲的在山间小路小跑着,林玉致的枣红骏马晃晃悠悠的跟在后面,时不时的看着前面马上紧挨着的二人,喷个傲娇的鼻响。

自朔阳城外的翠云峰转出来,往前不远便是云西草原。

四月里,云西草原还不是最好的时候。草原上天气还有些冷,放眼望去,还有些零星未化的冰雪,草原一片枯黄,只隐约可见些许嫩芽破土而出。

不过云西草原幅员辽阔,此地又是一片坦途,虽此时景致未见得多好,但行至其中,却觉胸襟开阔,心旷神怡。信马由缰,恣意非常。

林玉致抬着鞭梢从左至右扫了一圈,温声对傅辞说道:“七月才是云西草原最美的时候,遍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河流蜿蜒清澈,碧蓝苍穹绵延万里。牦牛,羊群,牧放在原野上,还有牧民放声高歌。从远处看洁白的羊群滚滚而来,就像是天上的云彩落在草原上一般。”

“到得八月间,金莲花盛放,遍地金黄一片,接天碧日。马蹄飞驰而过,总能带起金灿灿的花尘,还有十分清爽的花香。那时策马疾驰,整个天地都像是在你脚下,更是说不出的畅快。”

傅辞这些年亦是东奔西走,虽打听到林玉致在西边活动,只一直未曾有机会来过云西草原。听林玉致这番夸赞,不免有些心神向往。

“那等到七八月时,咱们再来。兴许那时候,我马术厉害了,就能和令仪一起纵马飞奔了呢。”

林玉致十分豪爽的笑道:“你若喜欢那就由着你跑,反正这么大的草原,足够你跑马了。就是撞着牛群羊群都没问题,我赔得起。”

傅辞心中欢喜,但总觉得这话由她来说,似乎有些不大对头。想了想,他说:“令仪,我有好多钱,都给你。你是当家的。”

林玉致揪了把他的耳朵,笑道:“好觉悟!不过话说回来,先前倒是我小瞧了清欢,如今看来,清欢能在东边组织起五万军马来,当真财大气粗啊。”

傅辞道:“也并非凭我一己之力,若没有吴家人,便也没有东边今日的局势。”

说起吴家,当年押解吴家进京的队伍沿途遇匪寇,不论官兵还是囚犯,全都被杀,无一幸免。而事后楚和帝派人查探,竟毫无匪寇踪迹。此事后来也不了了之。

林玉致当年心中悲痛,又带着林玉瑾一路逃亡,哪有精力关注这些。直到在清福县安定下来,仔细回想吴家之事,才颇觉有疑。

江南世家林立,势力盘根错节,吴家树大招风,背地里不知有多少人打吴家的主意。那匪寇按理说也逃不出这些人当中。林玉致后来也曾派人暗查,依旧毫无头绪。只知道吴家的产业尽数被瓜分,江南世家格局重新洗牌。

而世家之间的争斗,比之吴家在时,更加激烈。但整个江南又在这激烈的争斗中,保持着诡异的平静。民生商业,只受到不大的波及,实在惹人怀疑。

“所以,当年灭了吴家满门的匪寇,其实是吴家人提早安排好的。这么说来,吴家早就料到楚和帝会对他们出手,也早早便有了对策。东边,就是他们的退路。”林玉致说道。

心中却有些许遗憾。只叹父亲忠义刚正,一心只在社稷,虽心中有所提防,但到底不如吴家看得透彻。

又或者父亲心中其实更希望楚和帝能够承袭先皇遗志,让南楚繁荣昌盛。他对帝王心存希望,而帝王对他,却是绝了满门退路。

林玉致微微叹息。

傅辞反握住她的手,说道:“江南吴氏百年望族,积威深厚,富可敌国,早已是帝王的眼中钉。即便没有林皇后一事,吴家也难逃一劫。”

“蔡家三流商户出身,攀上荣家这棵大树,作威作福,后不满现状,盯上了江南吴家产业。在吴,林两家婚事遇阻,林皇后被迫入宫之后,蔡家便派人去了吴家,意图与吴家联姻,将蔡雍嫡妹嫁给吴家大少爷吴墨石,却被吴家拒绝,蔡雍早已怀恨在心。之后种种,不过欲加之罪。”

“吴家毕竟不同林家,既然已看出端倪,岂有坐以待毙之理。吴墨石辞官返回江南后,立刻与族中长辈着手安排吴家退路。舍了江南,举家迁往东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