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辅炎汉
  4. 34、埋伏
设置

34、埋伏(2 / 2)


作为封建君主的刘备,他首先想到的,必然还是自己的基业。

但绝不可否认,相对封建社会来说,刘备绝对算的上是,人臣所期望的明主、贤君,他能做到相对性,爱民。

会施仁政于民,让无辜百姓得以喘息。

而这也是为什么,刘玄会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的原因之一。

因为刘备,是最贴近刘玄,对于底层百姓的看法君主!

并不是说曹操不行。

而是曹操真的不行。

当初虽然徐州还不是他的治下,可作为一名世食汉禄的将军,他对于同胞犯下的累累罪行,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能够忽视的了。

刘玄从乌林乘坐马车,经鲁阳、父城、郏县、阳翟直线北上,再转道长社,径直通往如今大汉都城——许都。

自建安元年,天子从长安东归,曹操将天子迎到许县开始,政治中心,就从长安、雒阳变为许都。

许都位于黄河之南,背靠嵩山山脉,许都处在嵩山山脉的东南部。

向北可直抵黄河,路程仅有二百余里;向西北经颍川阳翟、开封等地,可至雒阳,也不过三百余里的路程。

刘玄马车被数十余将士护送,走过长社不远,途经一聚落。

《说文》:「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时逢日正时分,却不见村中有烟火之气,众人虽心有疑惑,但却并未想要多管闲事,遂径直从村内越过。

越往深处走,众人越发感觉事情不对,除却盘桓庐棚上空的寒鸦,方圆数里之内,悄无声息,余有寒风呼啸而过,且隐约之中,有一股熟悉的气味,随着寒风吹向众人鼻腔。

固然寒冷的天气,会让人嗅觉下降,只是这气味,却是那么的熟悉。

倘若其他味道还则罢了,只是但在场诸人,都曾亲密接触过血腥,哪怕只有一丝气息,众人也可轻易捕捉。

护送刘玄的将士,骑在驽马之上,脸色极为慎重的吩咐一句:“二三子小心!”

虽然曹操平定了北方,但是不意味着,北方天下太平,这种屠杀一村子的事情,在一些太阳照不到的角落里,还是时常会发生的。

这些强人敢在许都附近屠杀一村,如若未走,自然也不会因为他们一行是朝廷将士而惧怕,不会袭击众人。

“唯!”

其余将士也知深浅,知晓这并非戏耍之事,他们本只是“护送”刘玄。

所带兵器,也不过只是寻常环首刀、长弓、羽箭罢了。

真要和北方匪徒对打,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众人打起精神,步步为营,准备穿过这条看似宁静,却杀机四伏的险道。

并非他们不能换道,只不过换道又会加长时日,如此天寒地冻的,大家自然想要,快速到达前方,再做安息。

他们也在赌,这伙强人,犯案之后逃之夭夭,不然整个村落,不可能鸦雀无声。

果不其然,村内没有任何人影,甚至连条看护之犬都不曾见到,连血都已然凝固。

只是让众人颇感意外的是,整个村内没有任何一具尸体,只有地上一滩已然凝固的鲜血,被薄薄的一层雪花掩盖着。

刘玄掀开车驾帷幕,双眼向外探去,见到这般情况,心中不由暗道:“奇哉怪也,这汉末的土匪都这么有素质?管杀还带管埋的?”

刘玄刚想到此处,忽然一阵悲凉的埙声响起,众人不禁汗毛直立。

曹军领头将士当机立断:“快走!”

这种情况百分之百是有人早已埋伏,如果在继续下去,恐怕小命难保。

刘玄也顾不得许多,急忙催促给他赶车之人:“快走!”

南乡书生说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村”是由“聚”而来应该是可取的。我们知道,汉代有大量的被称为“聚”的居民区,是自然形成的居民区。如《汉书·沟洫志》中说:“时至而去,则填游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班固此语己经形象地说明了聚的形成。汉代有很多自然形成的聚落,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着很多聚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聚”的解释为:“聚,会也,邑落曰聚”,清人段玉裁对此注曰:“邑落,谓邑中村落。”

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看,里的户数从十几户到一百多户不等,而汉制一里百户,似乎现实所见一里户数和汉制一里百户两者之间有矛盾。

基层的里因俗而设,受地理环境、宗族、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二百户以下的居住区通常设为一个里,一旦超过二百户则必按一里百户分割,划出新的最小行政单位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见过二百户以上里的原因。在人口居住稠密的地区可能有二百户以上的人口聚居区,而它的总户数又够不上设乡的条件,故称为“聚”。

也就是说聚的大小约在二百户以上,千户以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