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1. 顶点小说网
  2. 其他小说
  3. 艳臣郎
  4. 1、太平年
设置

1、太平年(1 / 2)


元和三十一年,原本是个太平年。

当岁的秋日多雨,姑苏城里头平白落了一场,也没等人回过神来,便歇了余下的声响,仿佛是天公抬手间的一个玩笑。

着了青衫的年轻后生自乌篷船里探出头来,瞧了瞧外头停了的雨势,矮身钻出了船篷,眼看着一步就要踏上那青苔斑驳的渡口,就听到后头的老船夫忽然招呼了一声。

“姑娘!”

苏构转过头,瞧见他原来是向着河岸边走过的提篮姑娘讨了一块桂花糕,方才发觉叫住的并不是自己。

倒是吹起的秋风从河面卷了一些潮湿的水汽,迎头扑上了她的面容,瞧着便模糊了,只有眼角下的一颗小痣透出些许微红的颜色。

“后生,劳烦你替我递一趟铜钱罢。”

苏构应了一声,又从提篮姑娘手中取过了用油纸包裹好的桂花糕,递给了另一头的老船夫。

就见到他高兴地扬了扬拿在手中的斗笠,向着她说道,“甜糕,小孙女儿喜欢!”

苏构点了点头,余光瞥见地上沾着的几粒桂花,从姑娘的提篮里掉出来,被潮湿的水汽一道笼进了蒙蒙的秋色中。

老船夫解开绕了三道的缆绳,木桨轻轻一推,将乌篷船重新向着河岸的另一头方向推去了,仍然不忘记回头向着苏构招呼道,“小后生,多谢你!”

苏构听得这几声“后生”,心头不轻不重地动了动,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应过了。

转而踏过地上漏下的零星桂花,向着远处深巷子里头的茶馆走去。

算起来天光尚早,茶馆门前已经透出一些熙熙攘攘的声响,迎客的小二将苏构请了进去,正问道是喝茶还是听弹词儿?

不想走在前头的苏构理平了衣袖,平淡地回了一句,“寻人。”

小二愣了愣,就见到苏构静着神思走近了最里头的一张八仙桌,站定了,方向着那头坐着的老先生恭敬作了个长揖。

“晚生苏构,拜见曹大人。”

曹世蕴已经致仕许多年了,穿了身普通的文人直缀,瞧着也不像什么贵人,听得苏构称呼了这一句大人,摆摆手笑道,“小后生客套。”

苏构直起身,开口称了一句晚生,便被曹世蕴截住了话头,堵了一句,“老夫年岁大了,夜来常思往事,却记不得了,不必问了。”

苏构眼皮垂下来,不轻不重地问了一声,“老大人不听一听苏构想问什么,便说记不得了。”

曹世蕴摸了摸手边的热茶,掀起茶盖子撇了撇浮在上头的茶叶,也没再说话。

总归谁还惦记着他这把老骨头,不外乎为的都是十五年前的那桩事情。

他是十五年前称了病,也是十五年前告的老还的乡,销声匿迹地养了这么多年,身子却还是不大好,人老了到底是不中用了。

前些日子夜里头竟开始做梦了,梦见的都是些从前的人和往事,眼见着那些人转而变作了黄土,捧在手里一抔,风一吹就散了。

前人诗句尚且还道一声访旧半为鬼,到了他的身上,竟是故旧全都作了古,十五年苍苍,竟也没处再上君子堂。

曹世蕴打量了一眼立在眼前的年轻后生,模样斯文白净,穿了身石青色的常服,瞧着像是从别处赶路来的,衣襟领口却理得齐整,一瞧便是个读书人模样。

读书人,入的都是金陵城。曹世蕴便问了一声,“后生是从金陵来罢?”

“是。”

曹世蕴重新将茶盖子合上了,想到他这几日总觉得大限要到了,思量着想要再故地重游一程,到底是忌讳着金陵城里头的人,改道来了姑苏,却还是被有心人捉住了踪迹。

曹世蕴想到他大约是元和十六年剩下的唯一一个老骨头了。

又摇了摇头,想到不是还剩了一人么,这些年镶了金边镀了银角的,还被人称了一声富贵阎王,便问道,“听得首辅赵家的公子前年登科,圣上点了头名?”

苏构点头,应道,“赵润之得了状元头名,入了翰林院。”

又说道,首辅赵家的公子名崇澜,润之是他的表字。

曹世蕴又问,“表字?苏后生莫非也考了同一科春闱,与那赵状元是相识的?”

苏构便回道,“晚生与赵润之是同一科进士,点了探花,同在翰林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