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色盘列出的证据来看,《大明鼎鼎》在一些历史性的细节上确实与《明事记》有着惊人的相似,有很多其他明朝历史文不会细写的东西,如骑射礼仪的发展、汉服与盔甲形制的演变等,正常人着笔时根本想不到的事,偏偏同时出现在了《明事记》和《大明鼎鼎》中。
有些知识性的描述,甚至一字不差。
这就很耐人寻味。
但这只能耐人寻味。熊爷的粉丝反驳得理直气壮:“这些东西又不是不秋草发明的,难道只有他能写吗?”
熊爷正是明知这一点,笃定不秋草拿他没办法,才毫无心里障碍地把《明事记》当成了他的素材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秋草每更新一章,他几乎也跟着同步更新,如果向晨更新得太慢,追不上他的速度,他就随便凑点别的剧情把字数拖长,直到向晨更新下一章为止。
如此循环往复,屡试不爽。
天少看得出来,《明事记》的水平在历史文中绝对属于中上乘,但在当年,它的风头几乎全被熊爷的《大明鼎鼎》抢了过去——《大明鼎鼎》爽点更突出、套路更主流、更新也更快,还有那一份坚实的历史底蕴作为基础。
坚守在向晨这里的,只有少数宁求质量不求数量且痛恨抄袭的忠诚老读者。这一小群老读者对《大明鼎鼎》的名不副实无能为力,根本不敢明目张胆地对熊爷发出质疑的声音,只怕又一次招致熊家军的大肆入侵。
相比起《天地不仁》,《明事记》更和平——没人来撕逼,人气也更落寞。天少不难想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向晨没有再去找熊爷对峙。
他大概根本没有通过任何途径发出任何声音。面对一场必定会输的官司,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那时的他在隐忍,无声无息地隐忍。
《明事记》完结后,又过了近一年,《非我族类》开始连载。
正是从《非我族类》起,不秋草画风突变。
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老读者们只又惊又喜地看到,自出道以来平均日更量不到三千字、写什么都磨磨蹭蹭、爆更和番外都永远是个梦的四岁同学,从《非我族类》开始,突然开启了日更万字的模式,且在《非我族类》加上《江湖可道》长达一年的连载期里,一天都未曾中断过。
如若不是日万,恐怕非我系列也火不到那个程度。
越往后的事越是众所周知。非我系列火了之后,不秋草趁热打铁,在已成规模的人气基础上推出新作《终极实验室》,虽然不再日万,但日更六千字也是个可以让读者们接受的数字了。
对照熊爷的情况,天少推算出,熊爷的《十方九天》是在《非我族类》大热起来之前开的文。向晨应该猜对了,熊爷大概真的没料到《非我族类》会一言不合就脱颖而出,真是整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可措手不及的熊爷仍然没有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向晨10年的沉默,让他失去了所有的警惕。
把向晨的时间线一遍捋下来后,天少百感交集,觉得不写一篇一万字的小论文总结一下自己的思想精华都对不起自己的这番努力。
有一件事很因缺思厅——如果熊爷在抄完《天地不仁》后见好就收,和向晨江湖不见,那么向晨估计不会再旧事重提。
又如果,熊爷抄完《明事记》后悬崖勒马,甚至换个人去挤奶,向晨怕是也很难追究。
总之,这两篇旧文都不好撕——年代久远,锤不够硬,热度不足,硬撕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偏偏熊爷在那之后又双叒叕看上了《非我族类》。
偏偏《非我族类》还火了。
偏偏熊爷还不当回事,没有及时改文。
结果就是,熊爷不仅成功地引起了向晨的注意,还主动提供了能把自己往死里neng的罪证。
向晨的死是自己作出来的,熊爷的死也是自己作出来的。
天下间的死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最终,天少没有写一万字的小论文。交锋三百回合,不如一击致命。
他只说了一句话。